於是白奎因果斷暫停了大面積公映,在說服了託納託雷後,請好萊塢資深剪輯師對原片進行了“手術”。

“術後”的《海上鋼琴師》瘦身到了125分鐘,本計劃到聖誕檔再大面積公映“瘦身”版本的,沒搶到《木蘭花》遭遇票房滑鐵盧,只好向拉《海上鋼琴師》頂上了。

125分鐘版本的《海上鋼琴師》果然符合了美國人的胃口,加上馬上就是2000年,也就是千禧年,《海上鋼琴師》的名字中帶有“1900”的字樣,韋德馬克映像宣傳的時候,便主推什麼“百年秘史”啊、海上“阿甘”啊,“爵士樂”真正的主人啊,這類吹牛不繳稅的宣傳語。

反正美國的電視臺,你要打廣告,只要給錢就行。

不管是正兒八經地廣告,還是帶有一定的“修飾”成分的廣告片,都能輕鬆透過不太嚴格的審擦,然後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電視或者報紙上。

由於之前藝術院線放映積攢的好口碑,和臨近世紀跨年的好口彩,《海上鋼琴師》的票房還真不算差,感恩節之後的首個週末,收到票房900萬。

《木蘭花》則只能“有限上映”拖時間、透過網路評論和媒體宣傳保口碑,要是在金球獎的提名上有所收穫,等到一月份就可以放開放映,希望能夠靠獎項和提名帶動該片的票房。

如此慌慌張張折騰了兩天,就到了十一月底,華盛頓的西雅圖又爆了大新聞。

幾十家社會團體聯合起來,準備組織了一場西雅圖大遊行,參與的人資料說將達到十多萬人。

示威人群是針對在西雅圖舉行的WTO部長級會議而來的,提出的口號就是“反對全球化”,並且要求美國退出包括WT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等經濟全球化相關的國際組織。

好處是,這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從阿湯哥和《木蘭花》這裡被吸引走了,使得韋德馬克映像的拖字訣取得了成功。

壞處是,非常不巧,這一天,白奎因正在西雅圖。

經過了小肯尼迪的引薦,在外交關係委員會具有一定話語權的參議員克里斯托弗·多德同意出面幫助愛沙尼亞遊說加入WTO,相關的談判已經完成,就等著11月的西雅圖部長級會議的機會,簽約認證了。

愛沙尼亞畢竟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能夠吸納愛沙尼亞進入WTO,其政治意味遠大於美國獲得的實際利益。

藉著簽約的機會,愛沙尼亞外交部長托馬斯·亨德里克·伊爾維斯再次來到美國,誠意邀請和白奎因見面,說是當面感謝白奎因在愛沙尼亞加入WTO程序中的卓越貢獻。

白奎因在好萊塢為《木蘭花》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本來沒什麼心情去見一個外國官員的,但是卡門凱斯一番話,扭轉了白奎因的決定,於是在11月29日抵達了西雅圖。

卡門凱斯早已等在酒店,前幾天她陪著外交部長夫人伊芙琳在紐約、洛杉磯等地轉了轉,拿著白奎因的卡,給外長夫人刷了不少東西,裝了幾大箱寄回國去了。

不寄不行啊,外長為了表示為國節約,和其他商務部長等官員是坐民航飛機來到美國開會的,行李不能太多。

卡門凱斯雖然將事業的重點轉到美國,並且在紐約開始學起了表演,但兩人依舊見面的機會極少,白奎因事情本就多,難得空餘時間還得在幾個女人之間分配,要不是麗芙泰勒去紐西蘭拍《指環王》了,伊娃·格林結束了紐約大學的交換課程回到英國繼續進修戲劇,少了兩個粘人傢伙,兩人幽會的機會將更少。

俗話說小別勝新婚,白日宣淫折騰了兩個小時。

白奎因洗了個澡,這才做到沙發上,倒上一杯事後酒,拿起助理幫忙收集的報紙,看看最新的新聞。

【波音公司的飛機生產線將搬遷至印度尼西亞!】

看到《西雅圖郵報》這個標題,白奎因驚得坐直了身體,手肘撐著膝蓋,仔細閱讀文章的內容。

波音雖然號稱的將要將其總部遷往芝加哥,但是其最大的生產部門卻是在西雅圖,這要是一搬走,簡直就是打斷了西雅圖的一條腿。

西雅圖的另一條腿叫微軟。

白奎因越看越覺得不對勁,這兩年他花了不少空餘時間學習金融和管理知識,對於美國社會執行方式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來,哪怕是最為激烈要求全球化的組織或者個人,都不會將波音這樣的美國命脈企業,送出國門的,他們只會將一些沒有技術優勢,對勞動力需求較大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自己則繼續保持著技術優勢,以賺取高額利潤。

再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