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夢之安魂曲(第1/3頁)
章節報錯
《π》!
達倫·阿倫諾夫斯基!
白奎因當然知道,算起來他和韋德馬克映像也是在聖丹斯電影節起家的,因此,這兩年在聖丹斯的冒頭的佳片自然也都有所關注。
《π》最為特別的是它凌厲的剪輯風格,幾秒一剪,甚至一秒數剪,使得該片的鏡頭切換極為快速,而且高速的鏡頭切換甚至還和配樂的節奏保持一致,成為營造氛圍的手段之一。
從這點來看,這是一部極具實驗性的電影。
更讓人驚訝的是,《π》的製作,僅僅花費了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六萬多美元的製作成本。
誠然16MM攝影機和數字化剪輯降低了製作成本,但是達倫是真的摳,才能將總成本壓縮到這麼點的。
比如,和演員簽訂了非公開放映協議,因此即便是工會演員的報酬也可以達到最低的75美元。
搭建影片中的超級計算機的攝影棚,是達倫的合夥人、影片的主要投資人以及製片人斯科特·富蘭克林從他父親那裡免費借來的。
同樣為了省錢,達倫在紐約市內的取景全都沒有進行拍攝申請,說到底都是非法拍攝的。
正是這些原因《π》儘管在聖丹斯電影節獲得了廣泛的好評,卻無法進入主流院線體系,只能在符合“SAG有限展覽協議”的藝術場所放映。
白奎因還知道雖然這部電影是由工匠娛樂負責國內發行,頂峰娛樂購買了《π》的國際發行權,但實際上這兩家公司背後,都站著同一個男人——阿農·米爾坎。
米爾坎也是義大利幫的人,雖然他是個以色列猶太人,但自從他七十年代參與到電影行業之後,就一直和義大利幫緊密合作,馬丁·斯科塞斯和奧利佛·斯通的早期電影,都有他的投資。
明面上米爾坎執掌的製作公司也是小巨頭之一的攝政影業,大家在去年《洛城機密》上還有合作,但實際上米爾坎的觸手比想象中伸得更長。
由早年的LIVE娛樂更名的工匠娛樂有他的股份,同樣他也是頂峰娛樂的創始人之一。
之所以會一個人參與多家制作公司,其實也很好理解,攝政影業的資金來源是德國,工匠娛樂的大股東來源是著名的貝恩集團,而頂峰娛樂的大金主是英國人。
長袖善舞的米爾坎在各方勢力中靈活穿梭,遊刃有餘。
在《π》獲得成功之後,米爾坎又支援了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的新片,也就是查理茲感興趣的《夢之安魂曲》。
怪不得JJ·哈里斯會想到讓白奎因出面,想要影響到米爾坎,還真得他這個同為義大利幫的主要人物出面才可以。
儘管白奎因還需磨練他的“掌控力”,卻也沒有立即答應查理茲,誰知道米爾坎會提出什麼樣的條件作為交換呢。
於是他模糊地說道:“我試著幫你問問吧,不過這畢竟是一部‘真正’的電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就不打算搞試鏡嗎?我們韋德馬克映像即便是已經敲定了的角色,象徵性的試鏡還是會做的……”
在白奎因看來《π》只能算是一部實驗性電影,連院線都上不去,比當年他搗鼓出來的《邦妮和弗雷克》不知道差到哪去了……
查理茲自然聽出了男人的不屑,只是現在她有求於人,所以也不好辯解什麼。
其實拒絕《速度與激情》中的女主角,不能全怪經紀人JJ·哈里斯,也是她自己的決定。
出道以來,她一直都在商業片中擔任花瓶角色,而花瓶卻也是最容易被替代的,保質期只有短短几年。
也許某一天醒來,原本受人追捧的她,就會變得無戲可接,因為另一個更年輕,更漂亮,片酬更低,或者底線更低的花瓶出現了。
那時的她,要麼接受現實,降低要求,甘當配角,或出演一些名字無法出現在片頭的角色,或者去電視劇中找工作,要麼就趕緊把自己嫁了,迴歸家庭相夫教子,等三十多歲再出來,憑藉自己當年積攢的人氣,飾演一些符合年紀的角色。
所以,如何擺脫花瓶的桎梏,是她的當務之急,比起在《速度與激情》中飾演白奎因的漂亮女友,她更需要一個有深度的角色,一個能夠展現演技的角色。
也就在此時,好友傑瑞德·萊託的無心之語,讓她知道了《夢之安魂曲》的存在。
在看過傑瑞德·萊託拿來的劇本之後,查理茲確信,《夢之安魂曲》中的主角之一瑪麗昂正是她尋找的機會。
《夢之安魂曲》是改編的,劇情倒也不復雜,出彩之處在於片中的四個主要角色都是無可救藥的毒蟲道友。
就和前幾年的《猜火車》一樣,飾演毒蟲,必定要有大量的歇斯底里亦或是神經兮兮的表演,這恰恰是展現演技的地方。
至於嚇跑了內芙·坎貝爾的裸露鏡頭,對查理茲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心理負擔,她出道時候在《山谷兩日》中就展示過了,相比當時,她對現在自己的身體更有信心呢!
“其實……”查理茲欲言又止。
白奎因聞著查理茲髮絲中散發出來的幽香,若無其事地問道:“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