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再次合作(第3/3頁)
章節報錯
大衛·弗蘭佐尼和斯皮爾伯格合作的第一部電影是《勇者無懼》,勇敢地和大船同期上映,果不其然被撞沉,3600萬製作成本在票房上僅僅回收了4400萬,以夢工場孱弱的線下發行能力,回本幾乎不可能。
這裡的“線下發行”,指得是北美電影院線以外的發行渠道,包括電視臺買斷、錄影帶市場和海外發行,海外發行又分片商買斷和院線發行。
之所以說夢工場的線下發行孱弱,是因為夢工場的海外發行只能做買斷髮行,並不具備海外發行能力。
除非大熱影片或者奧斯卡獲獎影片,否則海外院線很少會出高價買斷,而更喜歡票房分成的形式以確保自己旱澇保收。
人家片商不上門收購,就只能自己想法賣出去。
但是如果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主動尋找院線合作,那需要大量熟悉當地市場的僱員,這對於奉行“精兵簡政”能用臨時工絕不增加正式崗位的好萊塢製片公司來說,負擔就太大了,不是一年有十幾部電影產出的大製片廠,是根本養不起那麼多人的。
所以哪怕夢工場被視為“小巨頭”之一,依然沒有自己的海外發行能力。
而且夢工場從建立開始,便是奔著發展成新一代巨頭的目標去的,於是“六大”非常默契地擠壓夢工場的市場空間,又怎麼沒會好心幫它做國際發行。
這一點韋德馬克映像就要靈活的多,由於和華納的“曖昧關係”,國際發行還能搭華納的順風車,適當時候“搔首弄姿”一下就行,比如這幾年韋德馬克映像總有一兩部電影是和華納合作的。
當然了《勇者無懼》撲街還有其題材方面的因素。
這部被譽為十九世紀《辛德勒的名單》的電影,其實是一部“比較黑”的電影,因為涉及那段黑奴貿易史,大部分主要角色都是黑人,但是這部電影卻被黑人唾棄,斯派克·李就公開宣稱《勇者無懼》的整個劇情就是“一場白人救世主的偽善表演”。
總而言之,大衛·弗蘭佐尼和斯皮爾伯格聯手,卻紮紮實實撲街了!
這也是白奎因想要拒絕大衛·弗蘭佐尼創作的劇本的另一個原因。
走背運的時候,連續撲街的可能性極大。
白奎因覺得斯皮爾伯格肯定被大衛·弗蘭佐尼這個老頭忽悠瘸了,撲了一次,還要上杆子來第二次。
時隔一個多月,斯皮爾伯格再次提起合作事項,本來就沒想好決絕言辭的白奎因,陡然又被提高了難度,人家都為自己改了劇本,那麼理由就要更有說服力才行了。
斯皮爾伯格繼續說道:“原本那個故事的核心是丹尼爾·曼尼克斯的《那些即將死去的人》,是摔角手納爾奇蘇斯在浴場勒死羅馬第七任皇帝康茂德的故事……”
摔角手,弒君,羅馬古裝片……
白奎因對這個題材毫無感覺,古老得就像百老匯的戲劇,讓人昏昏欲睡。
最近幾年,好萊塢颳起了復古風潮,一開始只是裝著古裝談情說愛,然後翻拍各類十八、十九世紀名著,在《勇敢的心》中古裝大場面戰爭戲達到巔峰,善於抓住市場走向的哈維去年不就拍了《莎翁情史》麼。
斯皮爾伯格攤開資料夾,展現在白奎因面前的是一副油畫的彩色影印件。
“《PolliceVerso》拇指轉動,這是一副法國學院派畫家讓萊昂·傑羅姆的畫作,角鬥場的一角,羅馬皇帝和觀眾們紛紛伸出大拇指,指尖旋轉向下,表示勝者可以處死敗者。”
白奎因有些不明就裡,問道:“所以……”
“所以大衛·弗蘭佐尼受到了這幅畫的啟發,又結合了六十年代的電影《羅馬帝國淪亡錄》重新編寫故事。
來我給你講講……”
我不聽,我不聽……
白奎因雖然心裡非常拒絕,但是還是做出了一副興趣盎然的樣子,等待斯皮爾伯格的分說。
瞥了一眼劇本封面,全新的劇本連名字都改了,現在叫做《角鬥士》。
斯皮爾伯格就像是在片場講戲一般,緩慢地介紹起劇情……
……
……
……
PS:昨晚看EDG比賽,今天看007,好吧,總算是沒斷更。
看在EDG奪冠的份上,求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