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還有事?”

“是的,我發現了一個問題,關於你的行程安排的……QB……”馬連娜說道。

這是她剛從莉娜那裡接手的工作內容,白奎因很好奇她發現了什麼。

馬連娜開啟自己的筆記本,推了推眼鏡,念道:“5月25日陣亡件事紀念日,《拯救大兵瑞恩》劇組有一項預熱活動,斯皮爾伯格導演邀請你參加。”

“那天……我應該在……在哪?”

“莉娜小姐的記錄是你還在法國,要26日才趕去突尼西亞片場……我覺得,24日戛納電影節頒獎禮結束後,你應該有時間趕回來參加《拯救大兵瑞恩》的預熱活動,第二天再去突尼西亞也不遲,當然,如果你是要休息幾天的話……”

“啊,不,不需要,我還是來參加《拯救大兵瑞恩》的預熱活動吧,請你協調好飛機和行程……謝謝,馬連娜。”

馬連娜走後,白奎因陷入了思考之中。

《拯救大兵瑞恩》的預熱宣傳,記得該片應該是7月底上映才是,沒想到那麼早就開始宣傳了,白奎因毫不懷疑,這部電影將是除大船以外,今年最賣座的電影。

其實白奎因本不想參加那次活動的,所以莉娜問起的時候,他給了個模稜兩可的回答,而更為熟悉他的莉娜,便當做他不準備去了。

以白奎因和斯皮爾伯格“過命的交情”,不去參加宣傳活動,斯皮爾伯格也不會說什麼。

而恰洽正是白奎因和斯皮爾伯格的交情,他其實更應該支援斯皮爾伯格。

作為夢工場第一部大製作影片,該片凝聚了斯皮爾伯格一年的心血,是夢工場衝擊好萊塢六大的第一槍。

按照好萊塢的傳統習慣,一般把佔據票房市場份額超過5%的公司定義為“大製作公司”或者“好萊塢巨頭”,把1%到5%的稱為“中型製作公司”或者“小巨頭”。

自從索尼收購哥倫比亞影業和三星影業之後,好萊塢的“巨頭”又增加一位,從原來的“五大”變成了“六大”。

95年夢工場成立後,由於整合了卡森伯格的動畫製作組以及斯皮爾伯格的真人電影,使得夢工場從成立之初,便顯示出了衝擊“巨頭”的潛質。

所以,業界普遍認為,夢工場是最有可能衝擊“巨頭”成功的“小巨頭”,是要將“六大製片廠”變成“七大”的天命之子。

儘管韋德馬克映像只花了兩年,便從默默無聞成為了“小巨頭”的一員,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韋德馬克映像的成功,主要是靠華爾街的資金和劍走偏鋒的製片題材選擇,論底蘊,韋德馬克映像依然不如夢工場。

夢工場可以掏數千萬美元拍攝史詩級的戰爭大製作,而韋德馬克映像卻只能拍些小打小鬧的警匪犯罪片。

什麼?他們要拍《指環王》?

怎麼可能是真的!

白奎因暫時無法改變這類刻板印象,而且也沒有和斯皮爾伯格的夢工場一較高下的心思,電影市場還足夠大,而且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長,能夠接受得了“七大”,便也能夠容納得下“八大”。

痛打哈維的米拉麥克斯和帝門影業,才是白奎因想要做的!

98年夢工場將要上映5部影片,其中三部小製作,主打的只有《拯救大兵瑞恩》和動畫片《埃及王子》。

而韋德馬克映像列入上映計劃的影片也是五部。

三月已經上映的《玩盡殺絕》,六月上映的《粉騷大聯盟》,七月上映的《我為瑪麗狂》,八月主打《尖峰時刻》,萬聖節檔期的《我仍然知道去年夏天你做了什麼》。

正在製作中的,為明年準備的影片有白奎因正在拍攝的《戰爭之王》,下半年開機的《速度與激情》,籌劃中的《惡人傳2》,克里斯用作安撫安吉麗娜朱莉的一部大女主電影,吉爾莫·德爾·託羅正在搗鼓的鬼故事,以及明年不一定能開機的《指環王》三部曲。

數量上,大家不相伯仲,但是要論票房的話,白奎因覺得,1998年韋德馬克映像的五部電影沒一部能超過《拯救大兵瑞恩》的。

白奎因當然非常想再創造一個票房破億的電影,但是記憶碎片不再提供影片,白奎因也沒辦法。

克里斯多次提議拍《無間行者》的續集,都被白奎因以“主角全死了”為由拒絕了。

於是克里斯建議拍前傳,就連《星球大戰》都在拍前傳,顯然續集的時間線也不一定要往後,往前也行啊。

這時白奎因就只能以沒有靈感回答了。

“靈感”怎麼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