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指環王(第2/3頁)
章節報錯
和彼得傑克遜相識的時候,恰逢哈維和彼得傑克遜對《指環王》專案的開發存在爭議。
根據彼得傑克遜的拍攝計劃,他將從數部《指環王》中擷取幾個比較精彩的部分,拍成一套三部曲電影。
在彼得傑克遜看來,《指環王》這樣的鴻篇鉅製,如果拍成系列電影,是沒法在兩小時內展現它的魅力的。
但是哈維顯然想要先拍一部來試試水,不願意一下子連拍三部,米拉麥克斯從沒製作過大量應用CGI的古裝史詩片,對哈維來說,貿然開展三部曲計劃太過冒險了。
1997年,因為幾部大量使用CGI的電影票房都不理想,導致彼得傑克遜的《金剛》專案被環球影業叫停。
哈維藉機開始插手《指環王》的籌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讓彼得傑克遜無法接受的要求。
比如,把繞口的“阿拉貢”改成一個美國化的名字類似“丹尼爾”、“劉易斯”什麼的。
還要把甘道夫換成黑人,讓摩根弗里曼來扮演。
至於插手女主角的選擇就更是哈維的基本操作了,他向彼得傑克遜推薦了米拉索維諾和阿什莉賈德扮演亞玟和洛薩王國的公主。
米拉索維諾演亞玟?
她根本沒有那種絕世出塵的氣質。
這些還不是激怒彼得傑克遜使得雙方決裂的主因,最後促使白奎因有機會接手《指環王》,還是米拉麥克斯的問題。
最終核算出來的鉅額製作費用,才是哈維放棄《指環王》的最主要原因。
經過哈維倆兄弟和其他米拉麥克斯的製作人的反覆核算,認為彼得傑克遜的三部曲版本的最後耗資將會達到1.5億美元。
即便按照哈維的要求縮減成三個小時左右的單部電影,或者上下集的兩部曲,其總製作造價也不低於7000萬美元。
一直以小成本和文藝片為主要業務的米拉麥克斯,以往很少製作3000萬美元的電影,也就是被迪士尼收購之後,才逐漸開始增加製片投入。正在拍攝的《莎翁情史》耗資也才五千多萬,要是沒有維克多先生的資金,該專案也很難開拍。
這種情況下,再開展一個七千萬投資的電影專案,對米拉麥克斯來說,資金壓力太大了。
就更別說拍攝《指環王》風險也是巨大的,高投入古裝史詩片,成功的固然不少,但是大撲的也不在少數。
《埃及豔后》的血淚,讓每個好萊塢人在聽見“史詩”兩字的時候都會三思而行。
白奎因正是抓住了哈維打退堂鼓,且彼得傑克遜無法容忍哈維的胡亂指揮的時機,介入了這個專案。
最終是彼得傑克遜耗時一年製作的故事板,以及精美角色插圖說服了包括克里斯在內的,韋德馬克映像的其他管理人員。
趁著克里斯和哈維的“蜜月期”,韋德馬克映像花了五百萬美元購買了《指環王》系列的改編權,米拉麥克斯享有在每部該系列電影中投資的權利。
原本新線影業的CEO羅伯特沙耶也試圖參與《指環王》的競爭,但是顯然,哈維更願意將這個專案賣給和他有“密切合作”的克里斯。
其實這種大製作克里斯也很謹慎的,但是當得知了表弟暴漲的身家之後,他也不再糾結了,反正是小白力主開發的專案,沒錢就找他要!
回到酒店中,麗芙泰勒盯著那副著名板畫家艾倫李繪製的“精靈公主亞玟”的角色概念圖,熱淚盈眶,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這是合作敲定之後,白奎因特地拜託彼得傑克遜請他的朋友艾倫李繪製的全新的角色概念圖,直接使用了麗芙泰勒的臉。
成圖後,就連向來強硬的彼得傑克遜也認為麗芙泰勒是飾演“亞玟”的最佳人選。
從小生活優渥的麗芙泰勒,對物質上的東西並不太在意,但是白奎因為她寫首歌,卻能讓她心動不已。
“彼得傑克遜就是拿這張角色概念圖說服我接手《指環王》的,為了能讓你出演亞玟,我買下了《指環王》。”
這句話對麗芙泰勒的殺傷力太大了,沒見到婚前協議書的那一丟丟失落感立即煙消雲散了,身子一軟便再次倒入白奎因的懷抱,用熱情的雙唇堵住他的絮絮叨叨,房間內的氣氛再次旖旎起來……
……
“第四十屆格萊美年度最佳新人……火焰炸彈樂隊!”
在白奎因的帶領下,呼啦啦上臺了一幫人。
不僅多了“嘻哈合音”阿姆,吉他手TT,連LP也作為“合音歌手”混入了火焰炸彈樂隊。
樂隊是個筐,什麼人都往裡面裝。
反正火焰炸彈樂隊的所有權是白奎因一個人的,其他人的增增減減對樂隊的核心沒有影響。
加入這些人,還可以幫助阿姆以及LP主唱的“戰紋樂隊”打響名氣,從商業角度來說是穩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