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我說,QB,提名階段我只重點攻關了年度最佳專輯,年度新人的提名本就是你應得的,最佳另類音樂也沒懸念,但是最佳組合卻是白撿的。”

“也就是說,年度最佳專輯是你託關係保送進去的?”白奎因是第一次經歷格萊美,對這個獎項的評選內幕還不太熟悉。

大衛格芬承認道:“我拜託了美國錄音協會的朋友,《20》是董事會保送進去的。獲得這個提名對我們的銷售提升有幫助,四白金指日可待!”

但他馬上話鋒一轉,說道:“但是也就意味著這個獎是最沒希望獲獎的。”

白奎因在第一次看到提名名單的時候,就知道是這個結果了,本期最佳專輯是神仙打架,一些多年不出專輯的老頭子,都在這個時間1997年集中發專輯。

比如鮑勃·迪倫和保羅·麥卡西尼,除了這兩位大神之外,知名製作人Babyface也發了專輯。

五個提名最後一個位置是彼得·加布裡埃爾力推的寶拉·科爾,白奎因估計她和自己一樣也是關係戶。

既然放棄了年度最佳專輯的爭奪,白奎因的著眼點便放在了單項大獎,最佳另類音樂和最佳新人。

格萊美的單項大獎按照曲風區分,針對的是單張專輯,而不是歌手個人或者某支單曲,專輯獎對唱片買氣的提升要大於個人獎項和單曲獎項的,因此最佳另類音樂獎的“經濟價值”是高於針對一隻單曲的流行樂最佳組合表演獎。

這個獎項的勁敵是Radiohead的《OKComputer》,不過鑑於格萊美對英國樂隊向來不夠待見,只要公關得當,獲獎的機率還是很大的。

“最佳組合,我們應該放棄,我覺得可以省下來這個獎項的公關預算,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年度新人上。”大衛格芬給出了取捨的建議。

&nethingJustLikeThis》獲得流行樂最佳組合表演獎更重要。

大衛格芬繼續說道:“最佳新人裡你有三個主要競爭對手,第一個是寶拉·科爾,她的背景我剛才也說了,歌不怎麼樣,但是彼得的公關能力很強,她將會是你最主要的勁敵。

然後是漢森兄弟,他們三兄弟之中最小的扎克才12歲,一些評委希望將他們塑造成年紀最小的最佳新人獲得者,你知道的,最近青少年流行曲風的勢頭起來了,各家都在捧青少年偶像,12歲的最佳新人,也許會有人樂見其成的。

最後一個,也是對你威脅最小,卻有可能一招翻盤的就是吹牛老爹了,你知道的,格萊美向來歧視嘻哈樂,提名裡面有吹牛老爹,只是為了平衡曲風和族裔,不要顯得太白了。

但是今年的格萊美是在紐約舉辦的,紐約又是吹牛老爹的大本營,他在當地街頭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如果這傢伙夠聰明的話,應該會和傑西·傑克遜這樣的傢伙合作,在紐約搞一個針對格萊美的反歧視遊行,那他最佳新人的頭銜就拿到了。”

四項提名,主攻兩項。

接著大衛格芬拿出了一張手寫的名單,指著那些名字,一個一個告訴白奎因應該如何“搞定”,白奎因像個認真聽課的學生,將教授教導的知識記在筆記本上。

最後,大衛·格芬說道:“現在是最後一項了,尼爾·波特諾希望你的火焰炸彈樂隊,能在頒獎當天充當表演嘉賓,《SometGoodInc.》。”

白奎因一點就透,“阿姆!”

“沒錯!甚至可以把LP都帶上唱和音。阿姆的專輯已經接近白金銷量了,我們可以順勢推一把,同時讓戰紋發一張單曲碟。”大衛格芬給出了他的規劃。

白奎因跳起來,到了自己的影像櫃中翻找了一番,抽出一張沒有封面的燒錄CD,將其放入CD機,前奏還是熟悉的《SomethingJustLikeThis》。

“我們不需要《FeelGoodInc.》,聽聽這個……”

副歌過後,阿姆的嗓音出現了,開始唸經了,講的是他和他女兒之間的故事,聽起來挺溫馨,恰恰有非常契合《SomethingJustLikeThis》的主題。

大衛格芬驚喜道:“這是阿姆填的詞?”

“沒錯,前不久阿姆給我的,我覺得非常不錯,原本打算他的下一張專輯和他合作一下,既然格萊美要這首歌,我們就給他們!

&nethingJustLikeThis》加上阿姆的說唱,繼續‘唱說唱’的形式,我不需要他把全部的詞都念一遍,只要給他一段單獨發揮的機會就行,就像你說的LP可以做和聲。

這次格萊美,我們大機器唱片全村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