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格芬的話說完,白奎因反倒鬆了一口氣,他掌握的資訊並沒有涉及到自己最核心的機密。

唯一意外的是大衛格芬對自己的音樂能力竟然也非常清楚,知道是他創作《It's&ny life》的人並不多。

只有當時參與歌曲錄製的幾個人才知曉,所有的曲譜都是他拿出來,是他指點每個樂隊成員應該如何表現這首歌曲。

這就排除了大嘴巴的韋斯安德森,當時他已經離開了紐約去了西海岸。

也排除了Sil和克里斯他們,不管是哈維的人還是大衛格芬的人前去調查,都不會從這些黑手黨口中套到訊息的,唯一的可能就是那些樂手了。

也怪自己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需要藏拙,第一次穿越,經驗不足……

藉口已經被駁回了,現在肯定不能冒著得罪大佬的風險直接拒絕,於是白奎因情急之下用上了拖字訣,順便也聽聽大衛格芬的報價。

“首先我並不是很清楚您想要如何合作,另外我還是要徵詢下我的律師和經紀人的意見……還有就是我在不久前剛成立了一個屬於我自己的唱片公司,在紐約,製作方面我希望由我自己的唱片公司完成。”

就和當初在選擇精英模特經紀公司還是CAA做經紀人那次一樣,如果必須要找一個大腿抱,白奎因想要找挑最粗的。

自己不需要唱片公司的那些大牛音樂人幫忙修改歌曲或者參與編曲,只要一些螺絲釘般的技術人員協助完成錄製即可,沒必要讓渡製作的權利出去

歌手和詞曲作者一般不享有曲目的管理權,通常是製作公司和發行公司共同持有,這是業內的普遍做法。

白奎因手上忽然多了個唱片公司,讓大衛格芬原定的計劃付諸東流。

歌手約和唱片公司之間的合作是兩回事,一首歌曲在刨去了歌手創作環節之外,僅剩下:協調錄音和音樂影片的製作、製造唱片、分銷唱片、營銷推廣和版權管理。

製造唱片和分銷唱片是屬於擁有發行能力的“六大”的蛋糕,即便是夢工場也要和他們合作來生產銷售唱片。

而營銷推廣和版權管理方面,小公司又先天弱於大公司。

而夢工場唱片不參與制作,又沒發行渠道的情況下,他又該如何和白奎因合作呢?

因此,不管大衛格芬開出的任何條件,都比不上“六大”能給予的。

只要“六大”的人稍微有點腦子,掌握和他差不多的資訊,就知道眼前這小子是個待開發的金礦,然後憑藉自己的優勢輕易地將其搶走。

夢工場還是積累不夠,在老牌傳媒帝國面前太過弱小了,無論是電影行業還是唱片行業,夢工場沒有自己的發行渠道,就會永遠受制於人。

當然了,擁有自己的發行渠道,也是大衛·格芬,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傑弗裡·卡森伯格這三位夢工場的創始人在建立它之初就定下的發展方向。

不過大衛格芬也是多年摸爬滾打的生意人了,既然籤不了歌手約,便忽悠著白奎因和夢工場深入合作。

這個深入的方式,自然是想要在白奎因的唱片公司參上一股,為此還提出可以幫白奎因在斯皮爾伯格的新片裡謀求一個角色。

談到這個白奎因立即就不困了,表現出濃烈的興趣。

可惜此時斯皮爾伯格已經離開了,他不是派對生物,在大衛格芬宣佈了唱片銷量之後就打道回府了。

因此大衛格芬只能簡單說明一下是斯皮爾伯格的專案,是真實事例改編的二戰題材的電影,主角已經鎖定湯姆漢克斯,夢工場和派拉蒙共同投資拍攝。

大衛格芬可以為白奎因推薦其中一個主要配角的試鏡,他甚至暗示只要白奎因能和夢工場唱片合作,他完全可以為白奎因確定一個重要配角。

二戰?湯姆漢克斯?

白奎因立即聯想起記憶碎片中湯姆漢克斯解鎖的一個二戰美軍形象,也許這部片子將會成為影史經典!

談話終末,大衛格芬承諾將會盡快給出雙方合作的具體方案,白奎因則表示會優先考慮和夢工場唱片合作。

話中含義也很明顯,如果別家給的條件還不如夢工場,白奎因倒也願意讓“二道販子”參與進來。畢竟自己還是唱片業的新人,這裡的水有多深,自己並不完全掌握。

告別大衛格芬,白奎因準備出門去找保安拿車,結束他的第一次好萊塢派對,邊走邊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