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Fire Bomb(第3/3頁)
章節報錯
在這期間,他控制了董事會,然後開始縮減工人工資,變賣資產,與工會大亂鬥。
最後,卡爾·伊坎用環球航空公司的錢完成了私有化,他作為一個大股東賺得盆滿缽滿,最後伊坎公司獲利4.7億美元,卡爾伊坎個人獲利1.5億美元,卻給這家公司留下了5.4億美元的鉅額債務,以破產清算告終。
聽完維克多的故事,白奎因唏噓不已,知道憑藉自己高中畢業的知識水平是根本玩不過華爾街那些金融精英的,所有的投資必須小心謹慎,否則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維克多算是給白奎因上了一課,臨走時揮了揮衣袖,帶走了一萬多美元,這些都是從託尼、飛機頭、Big Pussy和白奎因等人手上贏走的。
第二天,白奎因沒有立即返回洛杉磯,而是在傑瑞·艾斯彭森律師的幫助下,申請註冊了一個唱片公司。
給唱片公司起名字的時候,白奎因腦海裡靈光閃現,便註冊了一個叫“大機器唱片”的公司名。
在富國銀行的股票經紀人幽怨的眼神注視下,白奎因出售了手頭大部分的股票,僅留下最開始購買的那批摩托羅拉的股票,只有這隻股票是白奎因深入研究過的,不僅不會出售,將來有閒錢了還會繼續加倉。
套現股票換取的五十多萬美元現金,被注入到唱片公司的名下,一部分用於購買Stef唱片位於翠貝卡的辦公室,另一部分用於唱片公司的運營。
記憶碎片給予了四首歌曲,白奎因僅錄製了一首It's&ny life。
當時處於擔心記憶碎片不能穩定獲取的心態,白奎因在註冊It's&ny life版權的時候,順便註冊了一個樂隊名“Fire&ny life的著作權。
&nb”是白奎因在“四分衛奎因”時期使用的終結技,一種雙臂高舉炸彈摔,類似送葬者的“最後一程”。
樂隊目前僅有白奎因一人,他本人是商標持有人和權益所有人。
歌曲也僅有兩首一首原創的《It's&ny life》和一首經過版權方授權改編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透過白奎因自己的出場曲,以及《邦妮和弗雷克》主題曲的推廣,已經有不少人聽過《It's&ny life》。
網際網路上不少人都在詢問“Fire&nb”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樂隊,有人從聲線猜測是白奎因自己唱的,但卻得不到證實。
也有不少人跑去唱片店詢問“Fire&nb”想要購買他們的唱片,一開始這些人把店員問得一臉懵逼,因為他們也根本就沒見過這個樂隊。
有些見多識廣的唱片店店員從倉庫裡翻出一張八十年代老搖滾樂隊&ne的專輯指著《Fire&nb》歌名詢問是不是要找這首歌。
倒還真有不明真相的顧客買了回去,至於那些顧客是否退貨就是另一樁故事了。
白奎因打算拍完了《惡人傳》後,騰出時間招聘幾個有經驗的員工,將記憶碎片裡獲得的幾首歌都製作出來,再去找唱片發行公司發行。
蒂姆以前的Stef唱片就是這麼運作的,雖然會分潤不少利益給類似華納、環球、EMI、索尼,這樣的掌握髮行渠道的大唱片公司,但這就是小型唱片公司的生存之道。
Stef和“大機器”這樣的小音樂廠牌,在紐約至少有上百家,鄉村音樂的中心納什維爾和西海岸的洛杉磯則更多。
白奎因相信憑藉記憶碎片中那些歌曲的質量,只要經過發行公司的宣發,電臺、電視臺輪番播放,他的專輯一定會熱賣的。
如果再加上自己演員和摔角手身份的加成……
嗯,但是要先屯夠一張專輯的歌曲!
演員角色和電影的記憶碎片,可以透過觀看電影獲取。
華國生活的記憶碎片,可以透過遇見特定的人而獲得,比如保羅·海曼和某個地產商人。
但是到目前為止,白奎因依然不知道是什麼契機讓他獲得了歌曲的記憶碎片,因此沒法刻意去啟用。
為了處理開辦唱片公司的瑣事,以及翠貝卡辦公室的交接事宜,白奎因又在紐約耽誤了兩天。
直到米拉·索維諾將要進組,和她有大量對手戲的白奎因,在片場大管家威廉姆的不斷催促下,開著那輛路虎發現者前往機場,飛去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