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線影業只給了傑克成和白奎因兩個選項:要麼和《紅番區》一樣,港島製作公司將影片拍完,新線影業出資購買北美的發行權。

要麼傑克成和他的武術指導團隊加盟新線影業的專案,新線願意為傑克成開出500萬美元的片酬,並且如果票房達到一定額度,他們還會支付票房獎金。

《紅番區》賣了五百萬美元,但那是嘉禾的收入,有多少落到傑克成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如果是傑克成加盟新線的專案,不看票房,五百萬是問問落到他自己手上的。

要說不動心那是假的,但是做人再怎麼不地道也不能當場賣隊友,就算談判現場沒有嘉禾的人在場,傑克成也不能接受這個方案,和傑克成的預想差距太大,只是他一個人加盟,是無法帶動整個港島電影業融入國際。

畢竟傑克成現在在港島電影界的地位已經攀上了頂峰,“雙週一成”全都觸控到了天花板,小小的港島已經沒有讓他們更進一步的空間了,必須走出去!

不僅要自己走出去,最好是將整個行業都帶出去,學習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回來反哺港島。

但是掌握了資源的好萊塢公司卻並不給他們這個機會,新線影業只要傑克成,其他的幾家能夠兼顧製作和發行的電影公司對東方的功夫片興趣缺缺,《紅番區》的三千萬票房,還不足以證明這類電影能夠被美國觀眾接受,他們還在觀望……

談判至此,算是談崩了,處於強勢地位的新線影業已經給出了選項,就看處於弱勢的傑克成如何選擇了。

至於白奎因,他的分量根本無法影響新線的決策,邁克爾·德盧卡表示感謝他的願意和新線合作,如果專案成行,會將他直接安排到反派老大手下的第一打手的最後一輪試鏡,如果透過試鏡,大家就能合作……

明擺了就是多你不算多,少了你也無所謂!

所以最後白奎因回來的時候,手上拿了一份布萊特·拉特納導演塞給他的劇本,劇本封面寫著《Rush Hour》(尖峰時刻)。

這種情況克里斯是樂見其成的,不考慮喬·德雷克找來的專案,按照他的計劃表,拍完《惡人傳》之後,白奎因需要去拍《無間道》,沒必要跑去傑克成的專案浪費時間。

和克里斯講完這件事之後,白奎因忽然想起來布萊特·拉特納導演和他聊天時提到的兩個細節。

一個是他曾經說過,他在紐約上學的時候曾經逐幀分析過傑克成的《警察故事》和《飛鷹計劃》。

紐約上學?

白奎因立即拿起電話,撥通了賽義德的號碼。

“Hi,賽義德,忙不?不管你忙不忙,我問你一件事啊,布萊特·拉特納你認識嗎?我知道他曾經在紐約學過導演,拍過MTV。”

美國另一端的賽義德無精打采地答道:“我知道他啊,他比我大幾屆,是馬丁·斯科塞斯的得意弟子……另外,我聽過一個傳聞,他家和波蘭斯基,沒錯就是那個老婆被曼森殺掉的波蘭斯基,反正有些關係……他們都是從nacui手下倖存的猶太人啊……我還聽說,他的學費是斯皮爾伯格替他出的……”

再往後都是一些沒什麼營養的廢話了,白奎因果斷結束通話電話,以免賽義德又把話題扯到他的老婆們身上,浪費電話費。

賽義德提供的資訊非常有用,結合白奎因觀察到的第二個細節,能推斷出布萊特·拉特納對整個專案的影響很大。

第二個細節就是,布萊特·拉特納向白奎因抱怨,由於他和馬丁·勞倫斯的紛爭,讓他決定放棄使用馬丁勞倫斯作為這個專案的雙男主之一。

沒錯,布萊特的劇本是雙男主的動作喜劇片,據他自己說,原本計劃是一黑一白雙男主,請兩個喜劇明星來出演。

白人男主原定是《週六夜現場》的常住演員克里斯·法利,這個大嗓門的胖子在美國家喻戶曉,喜劇天賦滿格,完全有能力單扛一部喜劇電影。

布萊特聽說有機會能和傑克成合作,立即就讓編劇修改了劇本,把白人警察換成一個人狠話不多的華人警探。

克里斯·法利出局。

黑人男主他本來看好艾迪·墨菲,但艾迪墨菲拒絕再次出演和艾克索·弗利(艾迪墨菲在《比弗利警探》中扮演的角色)類似的角色,這才想到了馬丁·勞倫斯,但很快馬丁·勞倫斯就因為和白奎因的紛爭失敗而被拋棄。

馬丁·勞倫斯出局。

也就是說,如果傑克成接受了這個劇本,新線和布萊特·拉特納還需再尋找一個男主角和傑克成搭戲。

“為什麼不能是我?”白奎因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