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章:不幸中的萬幸(第2/3頁)
章節報錯
……
聲勢浩大的四百萬[達拉然大軍],經此一役,不光未能實現將[昆倫王國]一筆抹去的戰略目標。
甚至於,要不是兵源數量實在太多,加上都是機動性較強的部隊,而後頭的[昆倫守軍]大都是行動極緩的“重”兵的話,[達拉然大軍]很可能因此戰一蹶不振。
饒是如此,帶來的四百萬大軍,也損失了一大半!
據戰後統計,王城之戰中,達拉然共計損失一百萬兵馬,且都已陣亡。
之後的[洛倫隘口]一戰,共計損失了一百五十萬兵馬。這其中,除了那數萬與劉憫交戰時陣亡的[盾步兵]外,餘下的損失大都產生於潰退的路上。
當然,這一百五十萬的數字中,並不是全部都是陣亡。
嗯,大致是一半一半吧。
也就是說,一半是在潰退之時被昆倫守軍追殺導致陣亡的。
另一半,則都是被俘虜的。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那三支參與攻城的部隊。
也就是所謂的先鋒軍。
說來,因為位置靠前的關係,他們大都還沒來得及跑多遠,即被後頭追來的大軍迎頭趕上了。
說來,也就是這批人,因為近距離見識過白蘭地,也就是劉憫的[死亡凋零]。因此,幾乎喪盡所有膽氣的他們,往往一被追上,隨即抬起雙手,做不抵抗狀。
正因如此,相對而言,他們幾乎都未被滿腔怒火的昆倫守軍報以屠刀。
這不,組車先鋒軍的三巨頭,情況如下。
第一、十萬架[蒸汽坦克],全部都被俘虜。
第二、十萬頭[伐木機器人],一樣是全員被俘虜。
第三、三十萬[盾步兵],除了開始和劉憫接戰時,被掄死的那幾萬人之外,剩下的二十多萬都做了俘虜。
與先鋒軍反差極大的,則是中軍。
相對來說,因為沒見過劉憫施展[死亡凋零],加上後撤指令來得太突然,且並未交待後撤原因。
因此,在昆倫守軍追上來的時候,這些個中軍處的兵馬,也就是開戰前一門心思想要滅了[昆倫王國]的驕兵,紛紛拔刀相抗。
結果,可想而知。
有[死亡凋零]坐鎮,反抗的下場即是九死無生。
……
追擊戰一直持續到翌日清晨。
不誇張的講,那真就是殺紅了半邊天。
騎著[獅鷲]的[達拉然親王]——龍道夫,滿面土色,哪還有當初揮師南來時,那番氣吞萬里如虎之勢?
這時,一頭[獅鷲]斜刺裡衝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