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戰還沒開始,就已經煙消雲散了。

只是,午睡未醒的劉憫,自然不知道危機解除的訊息。

“呼,好香啊!”

剛睜開眼睛,李黛南帶著迷人的微笑,率先印入了他的眼簾。

李黛南:“你醒啦?來,吃晚飯吧。”

劉憫:“怎麼又來給我送飯了?這鷹嘴崖險峻的很,你一個女孩子家家攀上爬下的,很危險。”

李黛南:“沒事啦!我慢一些就是了。”

聞言,劉憫輕輕嘆了口氣:“你這又是何苦呢?明知沒結果的,陷的越深傷的是你自己。”

李黛南:“我心甘情願就好。看,今天美娜她們伐木的時候,正遇上一條山澗瀑布。下頭的那潭山泉水中,有好多肥美的野魚。我特地挑了一些,做了道魚湯,你嚐嚐。噢,這還有紅燒肉,文火燉了足足兩個時辰,入味的很!”

該說不說,這李黛南的廚藝,也真是絕了。

這小菜怎麼就能燒這麼好吃呢?

“嗝”

劉憫:“哎喲,飽了飽了。”

李黛南:“那我收拾下。”

說著,李黛南手腳麻利的收拾著碗筷。這倒讓劉憫對她刮目相看。

按理說,一個從小養尊處優,兩手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大小姐,居然能有如此廚藝和家務水平,著實罕見!

將碗筷收拾好之後,李黛南卻並不急著下去。

眼看著夕陽已經落山,半個月亮爬了上來,她忙從一邊取過一方古箏,並將其架在了一旁的木架上。

劉憫:“你這是?”

李黛南:“今晚是十五,月圓之夜。正好這兩天你也累壞了,我給你彈奏一曲,去去你身上的倦意。”

聞言,劉憫不置可否。說來也是,最近他老是止不住的犯困。

隨著前奏的響起,劉憫突然覺得,這曲子是如此的優美動聽。

正當他陶醉在其中之時,驚喜出現了。

李黛南合著琴聲,開始自彈自唱起來。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聽著聽著,劉憫就覺出了不對勁來!

這他麼不是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嗎?

唱什麼不好?

唱這是什麼意思?

聽得有些煩躁的劉憫,不顧眼角隱隱泛淚光的李黛南,轉身便下了鷹嘴崖。

而身後的李黛南,隨即按住了琴絃。

一滴晶瑩剔透的淚珠,從她的眼角滾落。

終究還是沒能含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