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青春片和犯罪片的雜糅(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總,這是第三次來泰國拍戲了吧?是否有種故地重遊的感覺?”
說話的人長的很高大敦實,平頭,國字臉,帶著眼鏡,下巴上留著一小撮鬍子,外形很粗獷,但是談吐間又隱約有一種藝術家的獨特氣質。
袁華剛在酒店洗去了一身的風塵,此時整個人心情不錯,聞言笑著說:
“確實,這還不到兩年時間就跑了三趟,感覺泰國都快成為我的第二故鄉了!陳導以前來泰國拍過戲嗎?”
陳證道搖搖頭說:“沒有,這還是我第一次在這邊拍戲,那肯定還是袁總在這邊更輕車熟路一些,恐怕還得多向你請教。
不過我之前當時在韓國那邊拍過戲,三年前拍《重返20歲》的時候……”
袁華點點頭說:“喔,我想起來了,鹿含的第一部電影就是你執導的!《重返20歲》可是我們這批人當中第一部上映的電影,我到現在都還有印象。
那也是鹿含第一次主演電影,但表現的確是可圈可點,可見陳導指導新人演員方面確實有一手啊!”
陳證道擺了擺手說:“哪裡哪裡……主要是鹿含自己有靈氣,學習能力很強,跟我倒也沒多大關係。”
然後又順勢捧了袁華一記馬屁:“當然和袁總比起來,似乎也算不得什麼了!
去年我和黃博合作《催眠大師》的時候,他對我說袁總是他見過天賦最高的演員之一,這話我也完全同意。
袁總年紀輕輕又是非科班出身,竟然能有如此精湛成熟的演技,確實是天授之才!”
袁華哈哈大笑:“陳導過獎了,希望咱們這次合作之後,你每天依然還能笑得出來。”
陳證道也是個妙人:“迄今為止,所有和袁總合作過的大導演無不對你高度評價,讚不絕口。退一萬步說,如果說這次合作不太愉快,那多半也是我的問題!”
“哈哈哈,不敢當,來,請茶——”
“請。”
兩人又喝了一盅茶,袁華這才開始進入正題,聊起來即將開拍的電影:
“之前咱們一直都是在網上聊的,這還是咱們第一次當面溝通,所以我想跟陳導說一說,我對《天才槍手》這部影片的一些想法。”
“嗯,請講——”
陳證道心裡有數,雖然他是導演,但人家袁華才是主投資人,而且還是編劇兼監製。
整個劇組裡裡外外都是袁華的人,他的話語權顯然和袁華沒法比,到底誰聽誰的,那就不用討論了!
退一萬步說,即便這部電影不是由華章影視投資,即便袁華只是作為主演提出建議,陳證道也不可能等閒視之。
畢竟由袁華擔任編劇、監製的《無名之輩》剛在這個春節狂攬20多億票房風頭極盛。
陳證道雖然先後和徐爭,黃博這些大咖合作,但因為他的主要作品還是以犯罪懸疑片為主,口碑不錯,但是票房成績都很一般——
所以他迄今為止執導所有電影票房加起來,甚至都還比不上《無名之輩》,那他當然不可能對於袁華的建議置若罔聞。
袁華率先開宗明義:“我這次想拍一部不一樣的青春片。現在青春片這個題材已經有點拍爛了,觀眾甚至已經開始厭煩了,所以說咱們必須另闢蹊徑,出奇制勝。
大多數青春片總是逃不開戀愛,墮胎,打架、懷舊之類的元素,但我希望咱們這部片子更加貼合我們生活一些,對於這些千篇一律的元素要虛化甚至完全剔除,不宜浪費太多筆墨。
咱們這部電影只要圍繞一個主題——作弊,至於其它的都只是為這個主題服務的調味料,不宜喧賓奪主。”
“嗯,國產青春片早已氾濫成災,確實應該趟一條新路。”
袁華的想法陳證道完全支援,其實自從他拿到這個劇本開始就很喜歡,因為這部青春片有一個完全不同的切入點——作弊。
現在很多國產青春片都太假了!現實學生時代哪有那麼多雪月風花?生離死別?反倒是考試作弊,可能大部分人都接觸過。
袁華一邊比劃一邊說:“在我的預想中,《天才槍手》是介於犯罪片和青春片之間的電影,它比犯罪片更像青春片,又比青春片更像犯罪片。
我希望最終的成片能有流暢快節奏的剪輯,多線並進的敘事,緊張刺激的鼓點,再加上古典歌劇的烘托,營造出讓人頭皮發麻的“驚悚感”。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但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夠,最好能將“一浪高過一浪”的手法運用到極致,使得戲劇張力持續增強,感官越來越刺激,氛圍越來越緊張!
鏡頭、剪輯、配樂一定得配合好,使得觀眾能一直保持緊張感,最好能確保整部電影兩個小時毫無尿點,沒有一秒鐘是多餘的!我的意思說清楚了吧?”
“當然,非常清楚。”
陳證道點了點頭,因為這已經不是袁華第一次和他提要求了,之前倆人已經在電話和微信上有過數次交流,所以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於是斬釘截鐵的回答。
袁華的意思基本可以簡單概括為——用拍犯罪懸疑片的方法來拍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