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他們已經搞砸了大劉的《鄉村教師》,如果說《流浪地球》把再把他們拉進來,可能對於票房也不是利好。

雖然兩部電影是同天上映(大年初一),但肯定有很多人會先看《瘋狂的外星人》,或許有些失望覺得不太好看。

然後聽說另外一部電影也有他倆,而且正好也是大劉的作品改編,那可能就不想再去看《流浪地球》了!

袁華一直都是一個比較理性的人,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

他從來不太感情用事,撐死也只可能女人稍稍心軟放水,從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成一個資本家,從來不會拎不清。

黃博感嘆道:“要不是偶然聽寧昊提了一嘴,我都不知道原來《三體》和《流浪地球》的版權竟然在你手裡,你這捂的夠深的啊!你是什麼時候拿到的版權?”

袁華有一些感慨:“09年。”

其實之所以《流浪地球》立項開拍的訊息並沒有廣為流傳,其實也是他有意為之。

這裡袁華耍個小心機,他並沒有把這《流浪地球》和《三體》的相關版權放在華章影視的版權庫裡,而是放在另外一個他獨資的版權公司。

他從來不喜歡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再者說這兩部的版權價值難以估量,即便是他願意拿出來和別人分享收益,那也得價錢合適。

估計只有等到《流浪地球》電影上映大賣46億之後,人們可能才會對這一系列IP版權的價值有更加準確的清醒認識。

黃博追問道:“簽了幾年,還沒到期嗎?”

“10年,不過去年又花兩億續了10年。”

沈藤忍不住插嘴:“09年你不是應該在韓國讀大學嗎?”

袁華點點頭:“嗯,我找的掮客公司,國內有中介接委託專門做這個版權生意……”

“聽說價格很低?”

袁華咧嘴笑著說:“《三體》三部曲打包30萬,《流浪地球》10萬。

現在來看感覺像是白菜價,但在當時其實已經不算低了!畢竟這兩部作品影視化難度真的非比尋常,投資太大了!”

袁華明顯是得了便宜還賣乖,不過他這話有一點是沒錯的,其實這個價格現在看確實很離譜,但此一時彼一時!

09年那個時候,所謂的IP還沒有被炒熱,出版的改編權價格並不太貴,再加上這兩部作品影視化難度都非常大,顯得有些“雞肋”。

另外主要當時劉慈欣本人,包括這兩部作品都還不是那麼出名,只是在小範圍的科幻圈子裡面比較知名,但是還沒有完全走入主流視野……

不至於說無人問津吧,但真正感興趣的人確實不多,否則前世《三體》也不會以區區二十萬的價格就被名不見經傳的張帆帆夫婦拿下了改編權。

特別注意,它這個不僅僅是影視改編權,而是包括影視,漫畫、動畫、遊戲等一系列衍生改編版權的全版權,賣了之後大劉手裡只剩下實體版權和電子版權。

中文網際網路上一直有人說當時的交易價格是十萬人民幣,但這個其實大劉本人有出來闢過謠說這是假的。

但他這個有點像是死鴨子嘴硬,據知情人士透露,成交價格是二十萬元,其實不論10萬還是20萬,難道這個真的有啥區別嗎?

總歸《三體》的影視版權是賤賣給了張帆帆夫婦,僅僅過了五年,14年9月張帆帆就以1.2億的天價將相關版權轉讓給了遊族網路,同時還附帶一個條件,就是這部電影必須交給張帆帆執導。

接下來發生的故事才叫狗血,遊族投資兩億,任用張帆帆為導演,邀請馮少峰、張婧初、吳綱、唐煙、杜純、張瀚等擔任主演,15年3月18日開機,同年7月底殺青。

結果16年電影成片之後,在送審的時候被某位大佬直接給斃了,大致意思是說拍得太垃圾了不準上映,直接打回去讓他們重拍。

但問題是版權方遊族網路本身是一家遊戲公司,此時其實傳統端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手遊逐漸成為新的市場寵兒……

而遊走網路本身在市場轉型過程中走的並不順利,資金鍊已經出現問題,重拍至少需要四億RMB,他們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重拍《三體》。

其次是根據他們當時與張帆帆的合同,《三體》導演必須是張帆帆,任何情況下都不得換人,即便是重拍也只能是他。

但關鍵是如果不換導演,這個電影即便是重拍又有什麼區別呢?

所以這個問題基本上就是一個無解的死迴圈,那自然《三體》的上映立刻遙遙無期。

之後的故事更加狗血,因為《三體》跳票,並宣佈無限延期,遊族、光線等資方投入的2個多億打了水漂。

至此遊族網路的子公司遊族影業(投拍《三體》的影視公司)進入動盪,三年換了四個CEO,2020年遊族董事長林琦準備將遊族影業第四任CEO許堯降薪去職。

主要是對職位調整產生了不滿,再加上其他的一些私人因素,許堯心一狠直接毒殺了老闆林奇。

12月25日林琦因搶救無效去世,年僅39歲,震驚一時。而在一個月前,林琦剛以68億元RMB財富位列《2020胡潤80後白手起家富豪榜》第31位。

至此遊族網路群龍無首,陷入了漫長的權利爭奪,他的家屬也忙著爭奪遺產,整個公司自然就暫時顧不上關心《三體》,基本只能等待版權過期以後,大劉先收回版權再說。

《三體》這本本身已經足夠精彩,沒有想它背後的版權爭奪得一系列故事同樣精彩,只能說寫才需要邏輯,而現實真的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