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華雖然在楊密面前裝逼裝的不亦樂乎,但其實在開心麻花內部卻沒有那麼樂觀。

雖然《驢得水》這部電影確實口碑很好,然後也賺了錢。

僅憑這兩點,如果說換一個別的公司,人家肯定開心的蹦起來,但開心麻花的股東們肯定是笑不出來的。

有個成語叫得隴望蜀,在《夏洛》大賣二十億之後,同樣被寄予厚望,而且點映口碑很好的《驢得水》,最終票房恐怕連前者的十分之一都沒有,試問公司老闆們怎麼開心的起來呢?

開心麻花董事長辦公室,CEO劉宏濤主動向老總張辰負荊請罪:

“張總,這是是我搞砸了,辜負了您的信任。”

“觀眾認知、口碑上佳、好評引爆”,算是在“弱檔強片”最為理想結果,這也是開心麻花CEO劉宏濤為《驢得水》規劃的“取勝之鑰”。

該片在10月28日上映後,口碑的一路走高與各類話題在社交網路上層出不窮的出現都符合預期,然而最關鍵的票房,卻始終沒有明顯提升。

除了在上映首週末單日票房達到兩千萬,之後的工作日票房單日都只有千萬出頭。

上映七天總票房破億後,接下來又因11月4日的9部新片同時上映,排片量被嚴重擠壓再無翻身之日。

至此“口碑逆襲倒逼院線經理排片”計劃直接宣告破產,之前的一系列規劃自然也化為泡影。

唯一能讓劉宏濤稍微慰藉的就是,至少截止11月3日,《驢得水》累計票房已經破億,至少確定不會賠本了!

即便之後排片再低,單日票房再少,那總歸都是賺的……

此時老總張辰一邊翻看票房統計,一邊擺擺手說:

“算了,我知道這事兒也不能賴你。不管咋說可算是破億了,對了,咱們明天排片還剩多少?”

劉宏濤面色凝重的回答:“6.1%。”

張辰啞然失笑:“呃,才上映八天就只剩這麼點排片了麼?”

劉宏濤解釋道:“明天是週五,11月4號有9部新片上映,排片比較緊張,而且光《奇異博士》就搶去了36.5%。”

張辰倒也能認清現實:“沒辦法,咱們這片上座率死活就是上不去,一旦有新片上映,肯定就要砍排片,不論誰來都一樣……

還好當時我們聽了袁華的建議,沒有放在國慶檔上映,要不然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要知道一開始,張辰甚至想復刻《夏洛》,將《驢得水》同樣定檔國慶節。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世《夏洛》大賣20億,給了這些人太大的信心,甚至略微有點膨脹,持有這種想法的公司高層還不是一兩個……

此項提議自然被獨立董事袁華堅決反對。一開始其他股東還揣測袁華是不是有私心,畢竟他主演的電影《湄公河行動》也剛好是國慶檔。

當然,現在倒回去來看,都知道當時是他們小人之心了!

在口碑上《驢得水》確實可以和《湄公河》稱量一番,但是在票房表現上,不客氣的說連提鞋都不配。

《驢得水》的上座率這麼低,放在競爭不太大的檔期還能細水長流,透過口碑慢慢的積攢票房……

“弱檔強片”集中了檔期所有觀眾和媒體的關注度,自然也就放大了口碑效應。

真要是頭鐵放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搞不好三兩天排片就得全勻給別人了!

國慶檔這麼金貴的檔期,可以說是分秒必爭,不賺錢的電影肯定就只能趕緊靠邊,在這種時候院線可沒什麼耐心放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