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是一個不錯的宣傳點,畢竟這部劇居然能得到全球數一數二的流媒體巨頭奈飛的青睞,那想必還是有點東西的,畢竟這也算是一種認可。

可能有些人就會想看看這部劇到底有多牛,怎麼還能被Netflix引進然後全球播出。

倒不是說獲得西方的認可就怎麼樣,但關鍵是咱們國產劇能夠出口到國外,那至少也算是一種文化輸出,總比咱們高價引進外國的劇要強多了吧!

常看美劇的網友對Netflix一定不會陌生。根據Netflix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在全球已經有1.09億訂閱使用者,國際使用者為5600萬左右,成為娛樂業最重要的服務商。

Netflix之所以會注意到華章影視,主要也是《誅仙》的埋下的種子。

《誅仙》不止在大陸收視率創下記錄,其實在港澳臺以及海外尤其是在日、韓、泰、越南等南亞國家都有不俗的收視成績。

畢竟像武俠仙俠這類題材,對於這些經過港片數十年薰陶的南亞國家來說,基本沒有閱讀理解障礙。

非但在亞洲國家成功破圈,《誅仙》在YouTuaFever(線上全球電視節目影片網)等國外網站上,不少有專業的翻譯團隊更新的版本也都受到了國外觀眾的熱捧。

《誅仙》就在海外掀起了觀看高潮,DramaFever排名第一,評分也將近5星。還在戛納電視節MIPTV論壇上入選了“全球最受歡迎電視劇劇目”,與全球其他50多部全球頂級影視劇一起亮相,成為第一部登上該論壇的國產電視劇。

&naFever雖然體量不及Netflix,但是也算是有一定競爭力的對手,自然也讓Netflix注意到了《誅仙》,順便也注意到了製作方華章影視,這才有了之後的接洽和採購《白夜追兇》海外版權。

楊密見袁華不肯透露口風,於是只得岔開話題:“這是Netflix第一次引進國產劇嗎?”

袁華搖了搖頭說:“沒有,他們去年引進過《甄嬛傳》。”

楊密微歪著頭:“原來,他們還引進過《甄嬛傳》嗎?那怎麼好像沒怎麼聽說過?”

袁華立刻解釋道:“畢竟這個是11年的劇,都過去這麼多年了,基本上該看的都已經看過了,所以當時就沒有大肆炒作這個話題,

再加上Netflix引進之後播出的效果其實很差,所以就更沒有必要炒作了。

原本76集的《甄嬛傳》被剪成6集後上線,評分一度只有2.5星(滿分5星),登陸Netflix1個月時,訂閱人數只有1.1萬,累計評論還不到一百條,慘不忍睹。

武俠劇可能還稍微好接受點。想讓外國人看懂咱們的宮廷權謀,說實話稍微有點強人所難。”

《甄嬛傳》之所以要強制剪成六集,因為美劇的播出習慣是季播,每季在13集左右,周播一集。

一部50集的國產劇想要在歐美播出就需要至少一年時間,而有些國產劇甚至長達七八十集,歐美觀眾根本無法接受。

楊密恍然大悟:“怪不得,我說怎麼好像沒有聽到相關報道。那你們這部劇又是怎麼被看上的?”

袁華解釋道:“《白夜追兇》能出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有美劇即視感。

Netflix選擇的國產劇毫無疑問要優先考慮北美本地的市場偏好,直接點說就是——要像美劇。

燒腦情節+畫面精良+敘事節奏快,一直是高口碑美劇給觀眾的印象,而《白夜追兇》從情節到畫面,基本都符合美劇一貫的定位。”

袁華其實已經猜到,楊密之所以這麼積極打聽,肯定是也動了讓自家公司影視劇出口的念頭,於是就直接把話說開:

“《白夜追兇》能被奈飛看上,其實並不是我們公關能力有多強,主要還是這部劇意外迎合了美劇的口味。

Netflix那邊的採購代表看了我們所有的劇,挑來挑來最終也只看中了《白夜追兇》,甚至連型別相同的《餘罪》都沒瞧上。

外國那邊的審美和咱們確實不太一樣,這個說實話咱們也沒法控制。”

“那倒也是……”

楊密肉眼可見的失落,本來她還幻想著能不能搭上袁華的關係,把嘉行的幾部劇也想辦法出口——

錢多錢少到無所謂,反正藉機炒作“海外出口”的噱頭也是好的,但看來基本上希望極其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