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打的好不如排的好(第2/2頁)
章節報錯
“袁華老弟,恭喜你又一部電影大賣,年輕一代明星中,票房號召力就屬你最厲害啦!”
袁華也隨即恭維道:“於總太捧我了!我敬你一杯,恭喜於總又做了筆好買賣。”
其實,這部電影大賣,最大贏家不是袁華,也不是林超閒,而是眼前這個國字臉中年人。
《湄公河行動》完全由博納一手包辦製作和宣發,據說博納的投資份額接近九成,基本上就相當於唯一投資方。
所以說這次的片方分賬,基本上絕大部分都落入了博納的口袋,前世這部電影片方分賬4.58億,其中約3.5億都直接進了博納的口袋。
而作為博納的創始人兼董事長,自從博納從納斯達克退市私有化之後,據說於東在公司持股比例略有提升達到28%,是第一大控股股東,因此他得到的經濟收益也是最大的……
於東和袁華一起喝了一杯,突然幽幽的嘆了口氣說:
“可惜博納退市了,要不然現在股價肯定要大漲一波……”
袁華隨口寬慰道:“沒事,這不是已經回來了麼,以後海闊天空,可以任由於總大展拳腳了!”
於東笑笑舉了舉杯:“哈哈,那就借你吉言了!”
袁華雖然陪笑著跟他碰杯,但是心裡卻在替他惋惜,要說於東這人也算是運氣衰到家了!
先是博納在美股水土不服,最終於今年4月份黯然退市,啟動私有化程式,然後準備回國衝擊A股……
本來私有化之後博納可謂是春風得意,基本上這期間出品的電影大都比較成功,尤其《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烈火英雄》、《無雙》、《中國機長》等電影紛紛名利雙收。
可偏偏就是衝A這事兒一波三折,每次都是臨近成功,然後又突然出了岔子,這麼一拖就是整整五年,直到袁華穿越前夕,博納依然沒有成功登入A股。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導致博納已經錯過了IPO的最佳時機。
即便是以後能登陸A股,但股價也已經大打折扣,畢竟此一時彼一時了嘛!
其實幾個月前,博納啟動私有化的時候,於東也曾聯絡過袁華,說可以讓他低價入手一些股份。
不過袁華想了想還是謝絕了,一是份額太少,一兩個點的根本沒有什麼卵用;第二是價格虛高,不好出手實在是沒什麼搞頭。
酒過三巡,於東終於開始說起正事:
“老弟啊,其實我們博納現在正在籌備另外一個電影專案,依然啟用《湄公河》的原班人馬,由林導繼續執導,講的是北非撤僑的故事,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啊?”
終於來了,袁華心頭一喜,很明顯,這應該就是《紅海行動》了!
雖然很想直接答應,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免得惹人懷疑,於是袁華只能裝作若無其事地說:
“這樣,要不你把劇本發給我看看,後續我經紀人會跟進並保持聯絡,你看行不?”
於東當然知道這事兒沒法一蹴而就,於是就爽快的說:
“行,我就是先給你打個招呼,剩下的事情我們都可以談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