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有這麼好的片子為什麼要去看《爵跡》?(第1/2頁)
章節報錯
“《湄公河》的兩個硬漢,打敗了《爵跡》的一群小鮮肉。”
“《爵跡》眾星雲集意外啞火,《湄公河行動》驚喜奪冠。由袁華、張函予領銜主演的警匪片《湄公河》以6897萬的票房成績開畫,國慶七天牢牢佔據榜首,截止10月7日前8天累計票房達8.8億。”
“今年眾多國產電影盯準了國慶檔期競相而出,袁華、張函予主演的《湄公河行動》在口碑發酵後票房一路攀升,七天八億輕鬆加冕國慶檔冠軍。博納總裁於冬盛讚袁華為票房保障。”
“《湄公河行動》票房穩健地超越了全明星陣容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以及《爵跡》,成為國慶檔最大贏家。這匹黑馬的意義更在於,被明星量級、3D特效覆蓋了的純電影拍攝技巧再一次顯現魅力,迴歸傳統。”
“平安盛世的背後有多少無名英雄在為我們默默付出。很多年輕觀眾也在用進影院N刷《湄公河行動的》方式,以示對奮戰在前線的緝毒警察們的支援和敬意:你們是刀尖上的舞者負重前行,英雄應該永遠被銘記!”
“對於《湄公河行動》擊敗《爵跡》登頂,博納總裁於東坦言:從電影市場來說,希望形成好電影才有好收成的良性迴圈機制,讓被粉絲電影和IP電影帶偏的市場導向回到正規,如此華國電影才真正有做大做強的希望。”
……
有一說一,《湄公河行動》不到7000萬的首日票房,說實話在如今熱門大片動輒首映破億的大環境下,真心談不上特別驚豔。
當然,這也和對手實力強勁有點關係。主要是其餘兩大對手都還蠻有競爭力的,三家平攤的結果就是每家都只有五六千萬。
假設三家不是非要擠到一起上映的話,錯開一下估計《湄公河》和《爵跡》應該都有機會破億的,起碼首日應該問題不大。
儘管領先幅度只有區區幾百萬,但甭管怎麼說,《湄公河行動》力挫強敵拿下冠軍也是不爭的事實,頓時就名聲大噪。
其實也不單是楊密迷之自信,在沒上映之前,絕大部分人都認為《爵跡》將會毫無懸念地拿下單日票房冠軍。
畢竟之前《爵跡》的熱度可是相當高的,結果沒想到反倒是《湄公河行動》異軍突起一舉奪魁。
《湄公河行動》不單單是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是在網路媒體上引起了轟動掀起了廣泛討論。
很多觀眾當“自來水”甚至不是單純的為《湄公河》喝彩,搞不好可能兩部電影都沒看過,就是單純的跟著瞎起鬨。
之所以跟著起鬨,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把《爵跡》踩下去了,制裁了郭小四而為《湄公河》大唱讚歌,為袁華鼓掌叫好,盛讚此舉大快人心,就差沒引亢高歌來一首《正道的光》。
畢竟《小時代》四部曲口碑那麼爛,偏偏每次都能票房大賣,導致很多人心裡不爽,但依然只能看著某些人耀武耀威,這下子可算是撞上鋼板被制裁了!幹得漂亮!
雖然之前咱們根本就沒打算去看《湄公河》,但就衝這個,這部電影我高低得給他貢獻一張電影票。
最近這些年很多電影憑藉明星、IP品牌等噱頭為影片爭得先機,卻往往因為影片本身質量不行而遭到觀眾詬病,最終造成“越有爭議的電影越賣錢”,形成惡性迴圈,甚至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風氣。
因此很多人調侃電影觀眾們――打分時眼睛雪亮,買票時不明真相。
疾風知勁草,烈火識真金,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的成熟,終歸所有的野性和亂象要逐步趨於理性和正道。
隨著口碑的力量在市場上的影響越來越大,觀眾也開始不願再為市場的急功近利、粗製濫造買單。
所以這次不單是網路討論熱度居高不下,關鍵是官媒也很快下場聲援,同時各家電視臺也紛紛跟進報道,為這部電影的持續火熱添油加醋。
人民網還特地針對此事發表了相關評論文章,並且在文章末尾總結道:
儘管今年國慶檔在票房上依然未能達到我們想象中的高點,但從《湄公河行動》目前的票房形勢來看,“好故事”最終還是能在殘酷的“票房大戰”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