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這部劇也不至於這麼輕鬆拿到好幾億的廣告贊助費。另外電視臺和影片網站,也不至於眼都不眨掏出接近十億天價拿下首播權。

基本都能理解,袁華為了求穩確保成功率,將《誅仙》作為公司轉戰上星劇的首部試水作品。

但多少感覺有點勝之不武,難免有人覺得“我上我也行”。

畢竟哪怕換一家制作水平尚可的影視公司,只要能拿到《誅仙》這樣的頂級IP,還能拉來袁華和劉亦菲主演的話,那收視率估計也差不到哪兒去!

當然,對於這點袁華肯定是嗤之以鼻,畢竟他可是曾經親眼見識過,某公司是怎麼把這個頂級IP搞砸的!

相對來說,《歡樂頌》就是另外一碼事,直到這部電視劇同樣大獲成功,華章影視才算徹頭徹尾的證明了自己。

畢竟《歡樂頌》這IP本身距離《誅仙》,那就真的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

因此這部電視劇的成功,更能說明華章影視對於上星劇市場的精準把控,以及製作水準這方面的造詣已經相當不俗,這下子其它同行就再也沒有任何藉口了。

所以《歡樂頌》這部電視劇的成功,對於華章影視的意義非比尋常。

儘管它在經濟收益上遠不及《誅仙》那麼耀眼,但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說白了,依託大IP炮製熱劇,這個其實難度沒有那麼大,基本上業內有很多公司都有不小的把握。但把一個小IP做成熱劇,這個就必須得瑞斯拜一下了!

這種看好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公司估值,華章影視的估值又順勢一路高歌,目前估值已經接近帶頭大哥萬達電影一半市值了……

……

天幕幽藍,星光凜冽。萬達文華大酒店的宴會廳人聲鼎沸,美女如雲。

“老闆,您有什麼吩咐嗎?”

見袁華突然駐足不前,眼神幽深,彷彿陷入了沉思,一直跟在身邊的方靜貼心的詢問。

“沒有,我只是突然想到一句話——那年十八,站著如嘍囉。”

方靜不明所以,順著老闆的視線看去,只見一個不知名的年輕男演員,臉上始終掛著笑容,對幾乎每個路過的人點頭哈腰,不論跟誰說話都是一副頷首低眉的樣子。

這沒什麼奇怪的,很多新人演員都是這麼過來的……

在這樣的場合,地位低的人是沒有資格主動跟地位高的人搭訕的,如果說真的想攀談認識一下,也得先拜託合適的人代為介紹,否則形同冒犯。

方靜撓了撓頭,實在想不通自家老闆這話從何說起?

如果我如果沒記錯的話,你好像18歲就出國留學去了吧!

基本一路順風順水,一出道就是超新星,不到兩年就躋身一線紅星,在團期間也一直都是門面當大哥的,沒聽說過給誰當小弟啊!

再說你學生時代可是校草,而且家裡還有錢,據說是遠近聞名的風雲人物,也不存在“站著如嘍囉”的悲慘經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