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前世京西文化保底八億發行,這數字總歸不是隨便亂喊的!

一方面是因為這部電影的成本過高,只有達到這個票房才能收回成本,所以說這是最低門檻……

但如果說站在吳景以及其他投資商的角度來說,保底發行費用當然是越高越好。

如果真有信心,那完全可以喊10億啊!15億啊!甚至20億啊!星爺的《美人魚》不就保底18億麼!

要知道,吳白鴿的《太平輪》票房差了《戰狼2》十萬八千里,但樂視一樣簽了8億保底發行。同樣作為續集電影,《葉問3》還保底10億呢!

但最終《戰狼2》片方同意八億保底,那也說明他們的心理預期,可能也就在八億左右,否則肯定就繼續還價了……

不過現在有了袁華插手,他當然不會讓發行權旁落。

既然吳景的公司登峰國際沒有發行能力,那幹嘛不自己接過來呢?這個錢憑什麼要讓京西文化賺去?

最終袁華搶先一步和片方簽訂了保底發行,一次性支付2.17億保底費用以及獨自承擔8000萬的發行費用。

根據合同規定,當《戰狼2》總票房收入不高於8億時,發行方分成比例為12%。

當總票房收入高於8億,總票房收入在815億之間的部分,發行方分成比例為25%。

當總票房收入高於15億時,超出的部分發行方分成比例為15%。

假設《戰狼2》票房保持不變,以56.94億計算,扣除支出之後,這部電影的發行純利潤起碼在4.5億以上。

沒錯,現在袁華準備正式涉足發行領域了,之前他一直沒有做發行業務,主要也是因為發行業務,和大股東萬達電影主營業務存在競爭關係……

一旦涉及到利益之爭,難免就會起齷齪。之前袁華腰桿子還不夠硬,所以就沒有貿然進入這個領域來分蛋糕……

不過現在袁華覺得華章影視根基已成,自己的翅膀也已經有點硬實了,也該出來撲騰撲騰了。

三年之期已到,接下來自然就是贅婿噬主,恭迎龍王……不對,搞錯了重來。

應該是沒必要再對萬達電影言聽計從,也沒必要再像過去那麼如履薄冰……

我袁華一生行事,何須向他人解釋!

於是袁華大手一揮,決定正式上馬發行業務……

萬達方有所不滿那是肯定的,但好在萬達電影的基本盤是院線,只要袁華不插手這一塊兒核心利益,雙方應該也就還能湊合過吧!

然而有一說一,袁華除非腦袋被門擠了,才會這個時候去摻合院線,再過兩年就是影視寒冬+疫情,到時候一死一大片哀鴻遍野……

這個時候去做院線,和49年加入國軍有什麼區別?

涉足發行萬達最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市場上做發行的公司多了去了,其實也不差袁華一個。

再說發行公司反正也是要依靠院線過活的,本來就有很強的依附性,所以說萬達方也不擔心華章影視跳反……

如果說去年華章影視還只是嶄露頭角,小打小鬧,但是今年一開年就搞個大新聞。

尤其是《誅仙》大賣十億,作為一大標誌性事件,也極大的提升了企業形象,並且贏得了同行的認可和重視……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但隨著袁華羽翼漸豐,他的野心也在不斷滋長,是時候繼續拓展版圖了,涉足發行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一系列大動作正在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