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太子妃劇組真的窮嗎?(第2/2頁)
章節報錯
導演所謂90萬成本,那純粹是宣傳的噱頭,這話誰信誰傻嗶。
這是古裝戲,不是現代戲,更不是情景喜劇。
稍微有點常識都知道,90萬拍兩個月戲,就算所有演員一分錢片酬都不要,光給劇組百來號工作人員開工資都不一定夠!
後來製片人也出來闢謠了,說總投資是2000萬,和一般的網劇差不多。
其實太子妃劇組出身顯貴,假裝街頭豆腐西施,所謂窮劇組都是炒話題,比較新穎的宣傳手法而已。
這部戲監製是樂視老闆娘賈夫人,是與司藤並列為京城四大財旦“冰雪薇甜”的“薇”。
好歹也是賈夫人監製的頭一部戲,摳摳搜搜像什麼樣子?拍出來讓別人笑話她嗎?難道人家不要面子的嗎?
導演來頭也不小,是海嚴的兒子。他老子在影視圈積累數十年,身家積累豈是等閒?兒子出來拍個戲,多買臺鼓風機都買不起?逗悶子呢?
其實都是宣傳手段,很多幕後故事看看就算了,外行人士不懂,行內人家都打點過了,大家揣著明白裝糊塗而已。
場景道具上的簡陋,很可能借鑑了萬萬沒想到系列,或許看上去寒磣這種屌絲設定,更能讓人民群眾產生親切感?
太子妃劇組顏值高這一點,怎麼會廣為流傳呢?
因為它把自己營銷成低成本網劇,先讓觀眾的期待值變低,所以演員顏值哪怕只是影視圈正常水平,也有一種超出預期的既視感。
所有你看到的,都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
所以說這本片子大獲成功,一方面是劇本題材確實很新穎,第二就是營銷宣傳上面取了巧。
該劇成本確實不高,但只是相對於一些動輒上億的大製作網播劇來說,對比大多數網劇,其實也就是正常水平,絕對談不上偏低。
你看了這部劇,覺得劇組很窮,其實並非沒錢,而是人家故意拍成這樣想讓你看到的,這是和後面營銷一脈相承的,只能說都是套路。
只有理解到了這一層,才明白這部劇的成功並非僥倖,否則就只是照貓畫虎,可能最後搞出來了個四不像……
當然,這一切都不能改變這部劇確實是一款爆款,沒有什麼成功是偶然的,袁華只要照葫蘆畫瓢複製一遍就成了!
像這種在前世已經證明過自己的成功作品,袁華其實不需要對它做什麼大刀闊斧的變革,反而要儘量維持“原汁原味”,無需自作聰明畫蛇添足,那樣才能確保成功率。
這部戲的劇本是袁華口述,然後找了槍手結合原著弄出來的,經過幾次修改之後,可能在細節上會有一些差別,但是在大體框架上還是維持它前世本來的樣子。
這部戲的導演,以及男女主演什麼的,袁華基本上也還有印象,所以他打算維持原陣容不變,而且這幾個人現在都很便宜,也懶得再費心思找演員了!
說到主演,就不得不提這一部電視劇的女主張天艾,這部戲能火,四分靠內容,三分靠宣傳,剩下的三分應該都要歸功於女主角選的好。
當然,張天艾個人得的好處也是最大的,這部戲讓她一夜爆紅,從名不見經傳的十八線一躍成為一線紅星……
要不是後來《鮫珠傳》撲街了,說不定人家早就豔壓“四旦雙冰”,演技吊打一眾小花,名氣碾壓全智賢進軍好萊塢了!
講真,就從她團隊的一系列魔幻操作來說......
最多就是一顆流星……
袁華也曾考慮過,要不要趁這個機會把她挖過來坐等升值,但是又顧慮到......恐怕遲早還得連累自己,還是簡單合作一把就大路朝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