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將士之所以勇猛,就是因為他們殺敵越多,獲得的良田就越多。所以士兵們打起仗來才不要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而如果實施新政的話,哪裡還有人肯從軍?這一點万俟均的確沒有考慮到,因為秦國不僅需要發展民生,還要增強軍事力量。如果新政推出,可能已經從軍的將士們都要離開軍隊了。每天在刀尖舔血才能有一口飯吃,而現在只需要在家多生孩子就可以了。

“是我想的有些簡單了。”万俟均愧疚的說道。

白起卻笑了笑說道:“先生不必如此,這政策如果放在太平盛世是極好的,但現在還不行。”

万俟均的努力,白起都看在眼裡。這位小先生是真心為秦國著想,先前推行的一系列的政策都有利於秦國。

白起走後,万俟均絞盡腦汁的又重新想出了一套對於從軍有力的政策。

他決定採用西方的爵位模式,分為,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五個爵位。凡是獲得戰功計程車兵,皆可以論功行賞,封爵位。但這種爵位代表了榮譽與地位,並沒有實權。

例如,一個士兵因為某某大戰中立了大功,榮獲侯爵,而他的上司也不過是子爵,見到他便要行軍禮,以表尊敬。但爵位並沒有實權,而且獲得的爵位越高,便能得到更多的良田,男爵、子爵,可以只交兩成賦稅,伯爵、侯爵一成賦稅。如果到了公爵,那便會免除賦稅。

而你只要來從軍,國家就會賞賜二畝良田,這二畝良田直接免稅,也就是說,這二畝田地完完全全就是你個人的。

當你獲得男爵以後,便會獲得良田十畝,子爵二十畝,以此類推。

只要當兵獲得戰功的誘惑極大,就不怕沒有人來當兵。

這個點子與白起商議後,白起瞬間變得興奮起來,如果這條政策頒佈,那對於秦國將士空前的改革。就連他自己都有些期待了,因為這爵位制還象徵了尊貴的身份,只有應用殺敵才能獲得爵位,你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先生,這爵位制還需完善一下,例如,晉升條件。”白起說道。

万俟均笑了笑說道:“我早就想到了,只是我對秦國的軍隊不甚瞭解,還請武安君賜教。”

白起思忖片刻,說道:“士兵殺敵五十可榮盛男爵,殺敵三百可榮升子爵,這是極限。”

而如果想要升為伯爵以上,就必須有重大的貢獻,而這種貢獻由君主決定。也就是說,單靠殺敵數量,最多隻能到達子爵。

“如此甚好。”

万俟均把一系列的新政呈給嬴政,並且一一為嬴政講解新政的好處。

“師尊,這新政一出,豈不是各國的百姓都要往秦國跑了?那我秦國豈不會成為眾矢之的?”嬴政有些不安的問道。

如今的秦國千瘡百孔,已經經受不住折騰了。

“政兒放心,各國都在忙著自己那點事兒,而且你要知道,我們的政策是對我秦人所推出的,他們的百姓來不來,是他們的事情。”

管天管地,總不能還插手他國內政吧?而且万俟均敢肯定,其餘各國根本就沒有膽量效仿秦國。各國國內勢力交錯縱橫,世家們如此,而秦國破而後立,世家們都窮的叮噹響,更加沒有人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