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流動攤檔那邊賣什麼的都有,也很有市場。

蘇青柳和魯氏、如意等人就最喜歡往那邊逛。

天天帶著小寶和丫丫過去那邊看,回回都買不少好東西回來。

而郭氏那邊也已經領著人,把收進來的各種新鮮菌子新鮮野獸的肉,運回新更寨開始製作了。

一切井然有序,就是缺個大夫。

好缺。

夜裡睡覺蘇青媖都在想著大夫的事。

不知是不是真的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次日,思淵從豐城回來了,給她帶來了驚喜。

“小宋大夫的師弟,說是他父親得意的弟子,他們一家願意來大山裡生活……”

“人呢!”

“在外面。”

蘇青媖一聽,汲著鞋就跑了出去。

院子裡一家四口,一對老夫妻帶一對孫子女。揹著抱著行囊,風塵僕僕。

小宋大夫的師弟,她以為是個年輕人,沒想到,五六十歲的老頭?

老頭好啊,老頭經驗豐富。

什麼都好,是大夫就成。

“您好,您好,我是蘇青媖。”

“蘇娘子。”

“屋裡坐,屋裡坐。”

大夫姓木,他夫人木溫氏,孫子大一些,叫木空青,十三歲,孫女木青黛十一歲。

“您這一家子,怎麼願來我們大山裡?雖說比外頭安穩,但也閉塞。”

聽蘇青媖發問,老頭沒說話。

瞧著是個寡言少語的人。

老太太便說道:“我們原本還有一個兒子,擅長外科骨科,比他爹醫術都要厲害。但被人抓去軍中了,前幾年還有信送來,現在也不知訊息了。”

“我們那裡好多大夫都被抓去軍中了。老頭子怕我一人帶不了兩個孩子,就帶我們來南邊投奔他師父……”

“那你們怎麼不在豐城待著?”

“在哪待著不是呆呢。這大山裡挺好的。我進了集鎮,還以為是個很小的鄉里的集,沒想到人這麼多,短短一段路我們都走了許久。鎮子也建得有模有樣。”

蘇青媖有些不好意思。

“就是小的集鎮。”

“為了方便山民們互市,平時有個走動的地方,才建的。這幾天才開業,人才多了些。我那裡還留了一個藥堂,山民們以為有大夫坐堂,十里八鄉的爬山越嶺趕來看病,沒想到只有一個收藥材的老漢在那裡,又一臉失望地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