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些地,寨民們見縫插針地種,再加上山上得的野物,也養活了一家人。

現在朔朝作物單一,六種主食“稻粱菽麥黍稷”,蘇青媖決定多種稻麥。

再在村民自己開的平地和門前屋後,見縫插針地多種些菽。菽即各種大豆。現在大豆品類也不多,蘇青媖便把得到的豆種都安排上了。

而粱黍則多在北方種植,蘇青媖便沒選這兩種。

稷,即小米。適合山區種植,而且抗旱,抗蟲害,生長期短,蘇青媖便讓大家見縫插針多種。

而這邊春耕還沒忙完,裴念帶著人來看集鎮的進展了。

來的時候,李管事跟著不算,馬明溫也跟著。

讓蘇青媖吃了一驚。

“乾爹?”

馬明溫微笑地朝她點頭。

“您這怎麼……”不與人火拼,不把朔朝幹翻,要隱世了?

裴念見她一臉吃驚的樣子,笑了起來。

“你乾爹是路過,被我的信招來的。聽說你在大山裡搞了一個集鎮,就跟我一起來看看。”

估計是茶葉的事,裴大人跟乾爹說了。

說到集鎮,蘇青媖有些不好意思。

“我就是隨便弄弄。想在這大山裡隱居,但又不想太閉塞。山裡交通不便,東西沒地方買,讓人窩火,我就弄了一個小的集市,讓大家平時可以互相交換一些自家多餘的東西。”

馬明溫還沒說話,李管事就調侃道:“我怎麼聽說你這集鎮弄得有模有樣呢,你還在仁州城裡買了一個大商鋪,蘇娘子這怕是準備做大呢吧?”

蘇青媖白了他一眼:“做什麼大,我不就是想把仁州的日常雜貨運回山裡來,再把山裡的山貨野物運出去嘛。”

“對,你也就是想掙點小錢養兒子罷了。”李管事笑了起來。

裴念聽完又想起她之前說過的,呂博承發愁一罈子金子不夠養兒子的事,立刻哈哈大笑了起來。

還和李管事對視而笑。

馬明溫也跟著揚了揚嘴角。

不知是不是也聽說了他徒弟發愁養兒子的故事。

“小寶呢?”

“在寨子裡呢。”

聽到師父問起小寶,小豆子立刻跳了出來:“嫂子,我去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