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媖和呂博承這邊開開心心地準備著過年。大寶小寶這邊卻有些糾結。

吃了晚飯,兄弟二人在越王府裡溜食。

小寶愁眉苦臉:“哥哥,過年我們回山裡嗎?”

“我們這才從山裡出來。小寶想回去嗎?”

“現在路好走了,也用不了幾天。而且外祖父一定會派人送我們回去的,不會有事的。”小寶以為哥哥擔心路上不安全。

“那我們就回山裡過年吧。山裡的年也熱鬧。”弟弟想親人了。

“可是……”小寶又糾結了起來。

自他和哥哥來了以後,外祖父和崔祖母那個高興,每天噓寒問暖,他們要是回去過年了,就又只剩外祖父和崔祖母兩個人了。

小寶怕他們傷心。

“外祖父和崔祖母會難過的。”小寶說了句。

又想起他和哥哥離開山裡時,外公和外婆他們拉著他和哥哥,流著淚,他心裡又有點想回去陪他們。

大寶想了想,道:“那我們今年在饒州陪外祖父,明年再回山裡過年好不好?等夏天天氣熱了,路好走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回山裡看望外公外婆的。”

小寶糾結了半天,“那好吧。哥哥……”

“嗯?”

“我想去徐州陪爹孃過年。我想爹和孃親了。”小寶說完,眼眶裡就含了淚,在原地蹲了下來,頭埋到膝上。

弟弟又哭了,弟弟又想娘了。

大寶也想娘了。

大寶也蹲了下來,伸出一支胳膊抱住了弟弟:“我也想孃親了。但孃親說我們現在還小,得等我們再長大幾歲,她才來接我們。”

小寶吸了吸鼻子,頭埋在膝上。

嗡聲嗡氣道:“為什麼要等幾年?難道徐州就沒有小孩了嗎?而且我聽外祖父和師叔師伯們說了,爹又帶兵打了勝仗,說鎮海現在都聽爹的。再說我們都長大了,不會給爹孃添麻煩的。”

小寶不明白娘為什麼不肯把他們帶在身邊。

他想娘了。

饒州雖好,外祖父和崔祖母對他們雖好,但是沒有爹,也沒有娘。

小寶想娘,想爹。

大寶柔聲安撫道:“徐州現在在北邊,還不安穩,娘是怕我們過去有危險,怕護不住我們。我們還是聽孃的話,好好呆在饒州,多跟外祖父學些本事,等我們有本事了,我們就可以去找娘了。”

“那要到什麼時候嘛。”小寶又吸了吸鼻子。

“小寶想孃親的話,那我們就給孃親寫信好不好?哥哥陪你去寫,我們一人寫一封,多寫一點,寫得厚厚的,把我們想跟娘說的話都寫在信裡,好不好?”

小寶趴在膝蓋上,好久好久,才在膝蓋上蹭了一把,把眼淚蹭掉,嗡聲應道:“好吧。”

大寶把弟弟拉了起來,兄弟二人手牽手,回書房給爹孃寫信。

次日,兄弟二人把信交給信使送了出去。

到下午就收到了蘇青媖寄過來的大大的包裹。

除了給乾爹崔姨他們寄的年貨外,還給兩個兒子寄了好多東西。

“哇,這是娘給我們做的衣裳,是孃親手做的!好好看,好暖和!還有這個鹿皮靴。爹信中說這個鹿是他親手獵的呢,還防水!好好看!”

小寶悶悶不樂的心在看到這麼多東西后,立刻就消散了。

“哇,還有兩把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