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籌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女娃子,只佔了四分之一。
雖然大山裡,女娃地位比外頭要高一些,但普遍的思想是女娃認字讀書沒什麼大用,有空上山採些山貨賣了換錢,一年也能給家裡貼補不少。
對於這些,蘇青媖並沒有勉強。
而且她也沒想太遠。
對於孩子們在學館學成後,將來會有什麼出路,如何安排他們,能不能讓他們有比現在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更好的生活質量,她不知道。
且走一步看一步。她就是單純地覺得能讀書認些字比做睜眼瞎強。
她單純地想做這個事,至於能達到什麼效果,她也管不了。
她不能以她的意志強加到她的山民們身上。
報名結束,永豐號也把她需要的布匹送來了。
這次她沒有掛上告示,而是把布匹搬回了新更寨。在她自己的寨裡招起女工,做學子們的學服。
新更寨主寨二寨三寨有不少手巧的婦人,肥水不流外人田,這份工錢還是先落在自己人手裡。若人工不足,再掛出告示向外招。
蘇青媖掛出了男學子女學子的學服樣式,分了工序,讓來領活的女工,各領了工序,把布匹搬回自家制作。
還是按流水線生產,有畫各部位尺寸的,有裁片的,有縫合的,這樣分工序,流水作業,能保證速度。
幾十個婦人把小山一樣裁好的布片歡歡喜喜地抱回家。
丫丫和青杏原本跟著蘇母學著女紅,現在好了,有了操作的機會。縫合還不敢交給她們做,但做些畫線,裁片的活,還是可以的。
蘇母天天把她們拉在女工堆裡讓她們跟著學。姨甥倆每天都站到腳發麻,也不敢抱怨一句半句。
畢竟裡面也有她們的學服呢。
青杏和丫丫一聽也讓她們去學館讀書,樂得一跳老高。目夜就盼著能脫離蘇母的魔爪。
沒過幾天,馬明溫的信到了。
自得了蘇青媖信中說的天台永嘉產高嶺土後,馬明溫派人實地去看了,也在越地找了不少工匠,準備開窯燒瓷。在信裡說,若製成,會給蘇青媖記一大功。
信中,崔玉英也按她說的方法,用高嶺土做了泥膜敷臉,效果很好,也帶著周圍的人試了,不少人來向她討要。她的夫人外交很成功。高興不已。
隨信送了不少布匹首飾給她。
聽說蘇青媖要辦學館,馬明溫在信裡表示大力支援,還說若需要先生,他那邊可派人過來。
隨信還附上五千兩銀子,讓她做學館費用。
讓蘇青媖很是感動。
她這一路能走得這麼順,與遇到馬明溫這個貴人分不開。若不是他在背後給她撐腰,她在這大山裡不會那麼安穩。早就有不少人不少勢力來攻寨掠奪了。
馬明溫現在是南邊幾大勢力之一,手裡十幾萬兵馬,兵強馬壯,糧豐武器又精良,等閒宵小不敢以卵擊石。
就是楊畢覺得他吳國夾在中間難受,想吞了越地,也不敢有大的動作,只敢讓手下小打小鬧,試探性地挑釁。
就怕把馬明溫惹毛了,把他吳國吞了。
越國越是安穩,蘇青媖與她的家人,與這山裡四十五個寨子的山民也才能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