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兩個孩子都很感興趣的自然現象,物理現象。蘇青媖就會用淺淺易懂的語言來解答孩子們的各種疑惑。

現在她跟孩子講吸收,講營養,兩個孩子也都能聽懂。

“我們吃的東西能被人體所吸收,能正常排洩,但觀音土不能被人體吸收,沒有營養,也排洩不出來。吃的多,就會積在肚子裡,越積越多,肚子就會大如鼓,像那時候大姨懷寧寧那麼大,然後一直排不出來,就會撐死啦。”

小寶眨巴著眼睛:“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吃?”

小寶不明白,又執著地問。大定卻聽懂了,朝蘇青媖點頭。

“因為沒東西吃就會餓死,而觀音土能飽肚,吃了就不會餓肚子。”蘇青媖向小寶解釋。

“那不吃會死,吃得多也會死,為什麼還吃?晚一點死也是會死的啊。”小寶一臉不疑,都是要死,為什麼要吃?

這孩子。

求知慾太旺,太執著,不知道這樣能把他親孃逼瘋的嗎?

“晚死一天就能多活一天啊。”這是大寶。

“可是晚死一天早死一天總是會死啊。”這是小寶。

蘇青媖發現了,她這兩個兒子,完全是兩種思維模式。

就比如一碟水果,有新鮮的和不太新鮮的。一種人是,先吃不太新鮮的,再吃新鮮的,這樣所有的水果都能吃到。

而另一種人是先吃新鮮的,再吃不新鮮的。有新鮮的不吃,為什麼要吃不新鮮的?

第一種人是覺得這樣不浪費,第二種人是覺得永遠都在吃不新鮮的,那不是傻缺嗎?

蘇青媖看了看她兩個兒子,還在爭辯著,一個人說多活一天是一天,一個說早死晚死都是死。

青杏看著兩個外甥爭論,嘰嘰喳喳地,也是頭疼。

問蘇青媖:“姐,這觀音土吃不了,你運回來幹嘛?”

“你知道有一種白瓷嗎,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罄……”

“娘,我知道!邢窯就是產白瓷的!每年都要進供好多到宮裡呢!”

“你怎麼知道?”青杏見大寶開口,看向他。

“我……”大寶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娘說不可以再說以前的事的。

飛快地看了蘇青媖一眼,就垂了頭,手擰起衣角來。

蘇青媖敲了青杏一記:“當然是你外甥聰明啊。誰不知道那幾大官窯啊,其中的邢窯就是生產白瓷的。”

“為什麼我不知道?”

“因為小姨你笨啊。”小寶幫著哥哥說了一句。

“那小寶知道嗎?”

“哥哥講了,小寶現在就知道啦。”

小滑頭。青杏傾身過去颳了一下他的臉。小寶也不甘示弱撲過來刮她,兩人笑成一團。

大寶悄悄鬆了一口氣,看了蘇青媖一眼。蘇青媖揉了揉他的頭,朝他笑了笑。

“娘,你也想做瓷器嗎?”

“大寶覺得娘能做瓷器嗎?”

大寶點頭:“只要娘想做就一定能做成。瓷器值錢,能賣很多錢。”

“工藝好的瓷器才值錢,咱現在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還要慢慢尋摸。但娘把它搬回來,主要還不是做瓷器。”

“姐,那你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