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農忙,蘇青媖就忙得腳不沾地。

仁州城裡的早稻一收,就要緊接著把晚稻種了。

然後等外邊的晚稻種了,山裡的旱稻也要收了。收了旱稻,緊接著又要把冬麥種上。

除了她忙得不可開交,一家人也跟著忙。

蘇父帶著女婿忙著外邊的田地,蘇母忙著家裡一攤子事,豆腐房和醬房現在交給了蘇青柳。

蘇青柳嫁給韋福昌過得很是滋潤,特別是她懷孕後,韋福昌一顆死寂的心也跟著活了過來。

也想給孩子一些好的條件,幫著蘇青媖忙裡忙外。

而蘇大虎曾被人抓去挖了半年的鐵礦,對挖礦這一攤子事也熟的很,自動請纓接下了這一攤子事。

有時候農忙,山民們放假,他也跟著回來幫蘇青媖忙地裡的事。

青杏則是跟在蘇青媖身後做起了小跟班,學著看起賬本來,平時幫蘇青媖對對賬。

而青楊那邊,之前還不時跑顧宏德那邊問一下學問。

後來他跟蘇青媖深聊了一回,知道亂世裡,活著才最重要,也沒想著再靠讀書科舉改頭換面,改換門庭的想法了。

而是日日都勤著跑馬信那邊,跟馬信學功夫。

馬信的子女家小都不在身邊,身邊也都是一群粗人,有個青楊在身邊,正好打發他的時間。

他也喜歡青楊,把他收為弟子,把一身武學教了給他。

青楊跟著他也是學得很認真。不到天黑是不回家的。

而兩個小孩子,丫丫自從跟了外婆和魯婆婆學起針線活來,就有些沉迷在裡面。

想著快些學成,給小寶弟弟和娘肚子裡的弟弟妹妹做衣裳穿。

這下好了。只有小寶沒人陪他玩了。

帶著小馬在新更寨轉悠了幾圈,找了一圈,娘不見了,姐姐也不見了。抱著馬腿開始思考人生。

青楊見大家都忙,沒人顧上小寶了。見處甥一副落寞的樣子,便把他帶到山坳裡的集訓營。

各寨自從抽調了青壯跟著訓練以來,從來不曾間斷過。

開始集訓時是六七百人,後來聯寨變成四十五個之後,人數也多了。每次集訓都是上千人。

呼呼喝哈的,漢子的訓練聲響徹山間。

引得附近寨子的大人小孩都跟著爬上山頭往山坳裡圍觀。

看著訓練的青壯們一副訓練有素的樣子,精神面貌都與別人不同,山民們個個豔羨不已。

小寶也是頭一回被領著到了山坳這處集訓地。

一看,眼睛就瞪圓了。

哇……

小小的人,還不會表達,見大家齊齊踢腿、出拳,發出呼喝聲,就只會哇,哇……

嘴巴張老大,小手使勁拍著。

看著看著,小手小腳就不由自由地跟著動了起來。

也跟著比劃。

嘿……哈……呼……

手腳軟糯糯的無力得很,但他記性好,一出拳一踢腳,有模有樣,動作都能跟得上。

馬信原是一臉笑意地看著,見他小小的一個,都沒他膝蓋高,也跟著大人學著比劃。

這場景頗讓人發笑。

但是看了一會,就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