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冬天他學會了數數後,蘇青媖便覺得孩子的啟蒙工作應該提上日程了。

這孩子數數數得順,沒把自己數湖塗過。

記性也非常不錯,蘇父蘇母教他背的童謠他也記得牢。

只教一遍就記住了,還特別好學。

剛唸完“羊羊羊,跳花牆,牆牆破,驢推磨,豬挑柴,狗弄火,小雞上炕捏餑餑”,又纏著蘇父蘇母再教。

蘇父蘇母差點被他纏到頭禿。

就讓青楊帶他背三字經。這才消停了。

老兩口長吁一口氣。

孩子太好學,顯得他們肚子裡沒貨。愁人。

開春了,土地還沒化凍,但蘇青媖已經琢磨起開春要做的幾件事來。

有鐵石源源不斷地運回寨裡,打造好兵器和箭矢之後,便分送往各個寨,和運往馬明溫那邊。

武器緊缺的問題一下子得到大大的緩解。

武器有了,但戰鬥力這個,不提升是不行了。

武器不能當擺設啊。

不說做到人和武器合一那種高難境界,只說單槍匹馬地與山匪對上,也得跟人家拼上幾個回合吧?

總不能一見土匪過來就嚇得腿軟,扔下武器就跑吧。

於是蘇青媖便通知各寨,分批次每寨抽調二十個,五十歲以下的男丁,前往集鎮,跟著集訓。

每批次集訓半個月。直到寨裡所有男丁都受訓完。時間為一年。

除非農忙,平時都跟著訓練。

沒人反對。

大家都想多學些本事,有保護自己和家人的能力。都爭著要進首批訓練名單。

馬信那邊也是看到他們的五十個人太少,各寨還是要有自己的防衛力量。便欣然同意了蘇青媖的計劃。

蘇青媖才一提出讓他幫著訓練各寨的男丁,他立刻就答應了。

立刻讓手下,在集鎮後面的一座山坳裡僻了一處集訓地出來。

各寨第一批名單才送達,都是各寨的精壯男丁,馬信這邊第一次受訓立刻就拉響了。

蘇青媖與馬信那邊討論過訓練內容,他專業,蘇青媖也不想幹擾他,但也提了一些她的建議。

她想馬信幫著訓練山民,無非是想達到,提高山寨的整體素質,和以後協同作戰的能力,主要以訓練體能,搏殺,和武器使用為主。

山民們跟他們軍隊還是大為不同。

馬信聽完便明白了蘇青媖的意思,對她的想法表示贊同,讓她放心,便帶著人去訓練了。

很多外寨的人聞迅也找上蘇青媖,也想參與到訓練中去。

人家經過訓練,體能戰鬥力都甩他們不知幾個臺階了,他們還是弱得不行,簡直不能忍。

一個冬天過去,越來越多的人把家遷到集鎮這邊來。

有幾個寨子寫了投書,蘇青媖考慮好久,最終還是沒接。

太遠了,她有些管不過來。出了仁州地界的,怕裴念為難,也怕保護不到,耽誤了大家。

沒想到才隔半個月,這幾個寨子竟決定舉寨搬到聯寨這邊來。

蘇青媖與一眾寨主商量了,便在大山裡給他們找了地方,把他們劃到兩座山上。

讓韋福昌那邊去給他們做了人員檔案。決定等春耕後再來幫他們建寨。

但他們人丁富餘,便從中抽調了人手過來幫忙春耕的事,正好也可以考察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