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步一步(第1/2頁)
章節報錯
趕山採山貨的季節,蘇青媖集鎮的鋪子裡掛出了收堅果收山貨的資訊。
丁掌櫃也在永豐號同步掛出。
兩家收購價格一樣。
蘇青媖會預留出,給仁州城裡鋪子賣的份額,和其他商家找她拿貨的份額。
李管事那邊也做不了全朔朝的生意,仁州城裡的商家也不獨他一家。
蘇青媖問過他之後,便把一些山貨堅果在仁州城裡售賣。
永豐號也願意把自己沒有涉及的區域市場份額讓給其他商戶。
這也是仁州刺史裴念願意看到的。
第一步先解決界內百姓的溫飽問題,糧食問題解決了,把界內的百姓留在境內,不要到處流動。
第二步,人有了,再逐步恢復民生。
第三步人穩定住了,民生也恢復了,就是發展經濟了。
沒有哪個一地父母官願意看到所轄境內,人煙斷絕的場面,就是素位屍餐,不思做為的父母官也不想看到這種畫面。
山裡的山貨成熟時間不一,從九月開始要一直持續到初雪。時間跨度長。
在這期間,蘇家一家人興奮地趕了幾天山,仁州城裡蘇青媖買的幾千畝良田,也到了晚稻收割的季節。
聞風而動的人不少。
也有人大半夜想去搶割的,但都被刺史府和蘇青媖派去的人趕走了。
雖有一些損失,但還在承受範圍之內。
也是租賃田地的莊戶人家給力。
大多籤租約的百姓都選擇了要糧食,不要工錢。要了工錢,誰知道糧價會漲到什麼價格,萬一得的工錢還不夠買糧錢呢?
還不如要糧。
那地裡如果收不上糧,他們也就吃不上飽飯。所以賃租的莊戶人家也是日防夜防,比地裡的糧食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好在這段時間局勢尚算穩定,流民饑民暴民沒有那麼多,讓蘇青媖大獲豐收。
雖有零星田地被人搶割,但只是一小片零星邊角地方。總體損失不大。
蘇青媖急忙組織人搶收……
忙了小半個月,六千畝稻穀全部搶收完畢。
因為種的晚,沒辦法安排兩季稻種植。但只這一季的產量,就讓裴念樂開了花。
馬伕人也是腳底生風,每日笑容不斷,親自張羅著給蘇青媖一家,又收拾了各種好東西塞給她。
六千畝,平均畝產接近四石,扣除給租戶的,蘇青媖手裡還有一萬兩千石。
運了兩千石回寨裡,準備囤著。
五千石則以一石一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李管事。得銀五千兩。
另五千石則交給馬信,讓他安排給馬明溫那邊運了過去。
又把她之前山裡得的水稻旱稻,留下足夠的種子,其餘的全賣空給李管事,又得了近三千兩。
山裡的旱稻只賣了八百文一石,讓蘇母唸叨了她好幾天。
為什麼不把旱稻留著自家吃?把山外得的糧賣了多好,還能多得一些銀子。
自家人吃什麼不是吃。
而且旱稻口感也好的很。
但蘇青媖不聽她的。
放著有口感更好的大米不吃,為什麼要吃口感不好的?自家還留了兩千石,完全夠一家人敞開肚皮吃了。
蘇母念念叨叨,說她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