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念頗有些感慨,馬明溫這個好友實在命運多舛。

此番馬明溫認幹閨女,他替他高興。

對著蘇青媖高興地說道:“我都擔心馬明溫是不是要老來孤寡了。這下好了,這個侄女我也喜歡。”

裴念是知道馬明溫和麗孃的感情的,對於他和崔玉英的相處模式,他也不好多說。

他勸過他,讓他再給崔玉英一個孩子,這樣他膝下也不至於空空。但馬明溫拒絕了。

這畢竟是馬明溫的家事,雖然二人從小是至交好友,但這床第之事,他也不好過多插嘴。

這下好了,雖然是個乾女兒,不是親的,但好歹也算膝下有兒孫繞膝了。

崔玉英是記入馬家家譜的良妾,是給正妻奉過茶的,所以蘇青媖也給她奉了茶,喚了一聲姨娘。

崔玉英很高興:“這下我不用再眼饞小寶了,他以後就是我馬家的乖孫了。”

小寶也很喜歡她,抱著她的脖子,軟軟地趴在她的懷裡,讓她抱著都捨不得放手。

馬明溫眼饞地看著。

兒子小的時候,都說抱孫不抱兒,三個兒子他從沒抱過。等到他們沒了,又天天想念。現在有個小不點大的小寶在眼前,就老是覺得手癢。

認親的第二天,馬明溫就帶著一眾弟子和手下人馬走了。把花豹也帶走了。

花豹這次在剿匪行動裡,表現很亮眼。讓馬明溫看到了他的實力。見他做人有底線,作戰不畏死,人也聰明識實務,便把他帶上了。

花豹走前還喜滋滋地來跟蘇青媖道謝,妹子妹子地叫得親熱。

馬明溫走前跟蘇青媖細細交待了一番。給他留了兩個人。又給她留了些錢財,但蘇青媖沒要。招兵買馬什麼的,乾爹比她更需要錢。

崔玉英自認親後,待蘇青媖更是親熱,抱著她捨不得放手。這要走,眼眶都紅了。

而那邊馬明溫把小寶遞給蘇青媖,拍馬打算離去時,小寶哇地大哭了起來。

給馬明溫崔玉英添了幾分不捨。

馬明溫又帶著小寶坐了一回大馬,轉了一圈,才把他帶回。蘇青媖抱著一邊大哭著一邊還伸著身子朝馬明溫伸手的小寶,朝他們揮手告別。

馬明溫崔玉英等人走後,蘇青媖也準備離開。

刺史夫人拉著她的手很是不捨:“不多住幾天?”

“不了。已經叼擾夫人這麼久了,再住下去我都不好意思了。”

“怎麼能說是叨擾,就當自己的家。族兄認了你當乾女兒,你自然也是我的侄女,以後有事就過來,府裡總有你住的地方。”

“好的,謝謝您。”很誠心地朝她道謝。

臨走,刺史大人又把她叫到書房,給了她幾本書,有史書有縣誌,有輿圖也有庶務經濟,又叮囑了一番。

“以後有事儘管打發人往刺史府裡送信。有解決不了的事就傳信過來。有我們在你後面,你儘管放手大膽去做。”

“是,多謝大人。”

裴念又遞給她幾張契紙:“這是幾座山的山契,你拿好。”

“這?沒給乾爹嗎?”

“你乾爹說他不方便拿。他到處與人拼殺,也確實不方便拿這個,你且幫他收著。”

蘇青媖只好接了過來。這幾座山都在江西境內,但有些已不在仁州管轄的範圍。

看來,他應該找過江西觀察使楊畢了。

裴念看她翻看幾張契紙,道:“你不必有心理負擔。我拿到這些並不難。這些今天姓楊明天還不知姓誰呢,幾座山沒田沒土的,也沒人願意要。”

蘇青媖笑了笑。話說得輕鬆,但她覺得應該並不容易。而且在她眼裡,大山是沒田沒土,但它並不窮,只不過很多東西還不為人所知罷了。

跟刺史夫婦告別,蘇青媖便帶著師父留給她的兩個人,馬思淵、馬思源,刺史夫人給她的一對母女,魯氏和她的女兒如意,以及柏樹,一起去往柏家寨。

看著仁州城越來越遠,蘇青媖悠悠嘆了口氣,有些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