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吧,你一個仁州刺史,是不是也太無能了些?

我把好好的一個仁州交到你手裡,你扔下軍印就跑了?還敢跑來我這裡?好好的一個仁州城,就,拱手相讓了?

觀察使大人楊畢氣得胸悶氣堵,但也不好趕刺史一家走,好歹是自己的人。

仁州嘛,也是自己的地盤,如果黃緒比原來的刺史有能力,也不是不能把仁州給他,反正都是自己手裡的肉。

這黃緒嘛,也沒聽說有什麼戰績,這人奪了仁州是想怎樣?

如果是個好的,楊畢打算把人收攏到自己門下,刺史換個人做也沒什麼,反正都是自家人。

但是吧,怎麼一堆綠林好漢都往仁州趕了?要刮分仁州?

當我這個江西觀察使是死的?

老子還沒死呢!暴跳如雷。

楊畢觀望了幾天,見黃緒還不來向他投誠,也不派人過來獻殷勤,又在仁州城裡一通騷操作,還引來一堆人覬覦,要分肉吃。

這哪能忍!

江西觀察使楊畢大人,立刻糾結了境內各路兵馬,往仁州進發。圍著仁州的那些所謂的英雄豪俠,楊畢還不放在眼裡,只專心對付黃緒。

而黃緒那邊,能拉攏到一萬人的隊伍,也不是沒人的。立刻就得了密報,觀察使大人帶人來收拾他了。

黃緒便立刻派人往城外大營傳了訊息,要兵丁們準備戰鬥。

接著,連續派出的幾路人馬,都回來稟報說,是觀察使大人親自率大軍前來,有五萬多人呢。人家還是正規軍,吃糧餉的,有餉銀拿的。

黃緒這一聽,立刻就洩了勁。什麼抵不抵抗的,他一萬人馬,其中還有一大部分是沒有戰力的百姓充編入伍的兵丁呢,還有很大一部分是隨軍的家眷呢。

這怎麼打?

即便他心中再怎麼熱血,想與楊畢決一死戰,但他還沒那麼暈頭,打算以卵擊石。

所以立刻安排了家小,連夜避出仁州。等黃審知得知訊息,去通知蘇青媖的時候,人家黃緒帶著家人及親近手下,早已往南逃了。

而城外大營這邊,即便再怎麼擔心,蘇青媖等人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蘇父姑父大姜大虎四人集結到前鋒隊伍裡面去了。

大家都提著心,快手快腳地收拾好行李,把孩子們抱上牛車,趕著自家的牛,就跟著大部隊撤離。

黃審知也知黃緒走了,讓他留下把城外的兵丁變成後軍,抵抗前來的楊畢隊伍。

前軍是黃緒等人,中軍是隨軍的婦人小孩,後軍則是黃緒領的,準備迎戰楊畢的隊伍。

黃審知心中也知道勝算不大,一面組織人撤退,一面帶兵往南撤離,連續派人去探知楊畢的行軍路線。

蘇青媖剛被黃審知抓到隊伍裡的時候,是問過他們的行軍路線的。得知他們這支隊伍在撫州匯合了大部隊,是要經南城,幽城,穿過江西境內,進入福建的。然後入了閩地,經過崇仁,昭武,最後到達南平的。

現在被楊畢的隊伍追趕,南城是去不了,大部隊準備往江西中部的山區撤離,打算藉著山勢,略做抵擋,少些傷亡。

後面,楊畢帶著精兵強將直撲而來。氣氛很是緊張,蘇青媖連連抽打老牛,就想讓它快點,再快點。

而楊畢那邊,一路追擊,一路還收繳了幾支想趁亂撿漏的隊伍,如此倒也給黃審知的撤離爭取了一些時間。

但大家心裡都清楚,只要與楊畢的隊伍迎上,大敗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