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跟著大人吃了一路的苦,不叫苦不叫累,又懂事又貼心,給什麼吃什麼,幫大人幹活,還幫著帶更小的孩子,不讓大人們煩心。

便揉了揉雙胞胎的頭:“等姐姐先去城裡打探打探,如果安全,下回再帶你們進城去轉轉。”

“好。”

“姐,你看看有沒有賣書的,如果有我能讀的書幫我買一本。”青楊說道。

蘇青媖應了下來。這孩子在私塾唸了快兩年,對讀書很是渴望,現在跟著大人們出來,心裡還是想著能看書的吧。經常能看到他拿著看了不知多少遍的書在看在背。

次日,蘇青媖幾個人一起進城。跟他們一樣進城的,也有不少人,這一路只埋頭趕路,把大路憋得有些狠,都打算進城換換心情。

仁州城裡自刺史跑了後,城門口已經沒有差役守著了。但進出的人除了他們大營的,其他百姓並不多。

進了城,街道上很是冷清,一條街可以看到頭。兩邊商戶,關門閉戶的多。有幾家半遮半掩,見街道上有人,裡面還有人小心地探頭出來,打量蘇青媖這夥人。

應該是聽到刺史大人帶著家眷逃了,城裡的住戶也跟著跑了許多。有能耐的都提前跑了,或跟在刺史大人身後跑了,無路可去的,此時也躲在家裡閉門不出。

蘇青媖有料到街道上會冷清,但沒想到會如此冷清。

城裡就沒幾家商戶開門的。不到半個時辰,她們一行人就把不小的仁州城給逛完了。

也沒買到糧。

糧店向來都是被入侵者爭搶的首要目標,所以聽到有隊伍打進來,訊息靈通的店家早早就關門跑了。

倒是在一家半遮半掩的布店買到了幾匹布,和一些針頭線腦等物,又把店裡蘇家人能穿的鞋都給買了,連著店家所有的鞋底都買了下來。

他們離開楓亭鎮時雖然帶了不少鞋,但這一路行軍,廢鞋得很。又沒機會納鞋底,如今見著有賣,就把它們都買了下來。看著雖多,但攤下來也就一人三四雙的樣子。

不過他們人多,用舊布裹起來也有好大一包。

這年頭老百姓飯都吃不飽,也沒人願意花錢在穿衣打扮上。布店的倉庫裡新布都積壓成了舊布,蘇青媖便也買了好些耐磨耐穿的厚麻布。

店家可能急於清倉出去避風頭,很是賣力地推銷。見蘇青媖等人買得多,高興得很。

聽說她想買糧,便好心地帶他們走到城裡居民區,在一家住戶的後門停了下來。介紹說這家原是在城中開小飯館的,人沒跑,但店不開了,怕被搶。

說他家裡應該有些存糧。

讓蘇青媖等人在後門等,他自己在有人開門後先閃身進去了。

過了一會,那布店老闆才出來,身後帶了一人,想必就是他說的小飯店的老闆了。那老闆開了半扇門,上下打量起他們一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