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媖在一天夜裡,帶著蘇父蘇大虎等人,拉了鋪子裡地窖裡的東西,帶著一大家子人,及周婆婆一家往呂博承外祖家下河村躲避去。

那邊靠著鄰縣,地方又偏僻,比楓亭鎮安全。

臨走時,給劉舉業留了訊息。

一堆人趁夜往小山村進發。走了大半夜,才在將近天明時到了下河村。

下河村呂博承外祖家的房子早兩個月前已經收回來了。那家人租著呂博承外祖家的田地,租著呂博承外祖家的房子,原本生活還過得去,沒想到後來稅賦越來越重,一家人辛苦勞作,竟是食不裹腹了,於是退了房子田租搬進大山裡了。當個山民,就不用交稅賦了。

眾人收拾了一番,就安頓了下來。

安頓好後,蘇父就帶著蘇青媖拜訪了村長。

之前蘇父經常來幫著看顧外祖留下的這些田地和房子,村長及村裡的人都認識他。後來蘇青媖又在村裡收了果蔬和家禽,大家對她也算認識。

知道她是隔壁村老呂家的孫媳婦,對她還算友好。

蘇青媖在村裡走了一遭,跟村長等人說明了原由。村長等人聽完也是忍不住唏噓,都讓她放心在村裡住,有事大家互相照應。蘇青媖謝過村長等人。

下午,蘇青媖又拎著一些東西和蘇父抱著呂小寶去了隔壁的上河村。

老呂家對於她的到來,很是歡迎。老兩口抱著呂小寶不肯放。呂小寶自生下來後一直呆在鎮上,還沒到過村裡,這一路除了呼呼大睡,就是眼睛眨也不眨地四處看。

很是好奇。村裡雞鴨鵝小狗小動物,連樹葉的毛毛蟲他都能看上半天。

眼睛裡滿滿的驚奇。又見著跟他差不多大的呂衛吉,哥倆又咿咿呀呀地坐在一起說著讓人聽不懂的嬰語。

老呂頭聽了蘇青媖說起鎮上的事,很是後怕。

拍著胸脯:“還是咱鄉下好啊。咱鄉下就沒這麼些事。你們只管安心在村裡住著,村裡都是人,他們不敢來的。”

也不是不敢來。可能是覺得大家都是窮苦百姓,這一遭跳起來也只是跟官府和富貴人家拼殺,窮苦百姓一無利可圖,二是大家身份相同,可能也不好下手。

蘇青媖在老呂家吃了晚飯,才回的下河村。

蘇父把她們送過來後,次日就回了橋頭村。他不放心家裡。橋頭村離楓亭鎮近,也不知家裡有沒有出事。

蘇青媖在下河村住了下來。呂大伯和呂小叔等人經常送菜過來。老呂頭老兩口每天都會過來看曾孫,黃氏也抱著呂衛吉來找小寶玩。兩個村子就挨著,隔壁村,走過來也就一刻鐘的時間。

便也經常走動。

如此過了大半個月。到了十二月,鎮上又有訊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