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七 神道圓滿的要求(第2/3頁)
章節報錯
「蒼與阿彌陀佛算兩個,把湯谷封給寒淵,他也可以算一個。再把八部浮屠點化,讓他與大德大威王佛融合,也可以算一個。」
「這就是四個了。」
「而第五個,就是混沌神殿加上無量缽盂了,把它二者融合,未來也不是沒有機會成為主神。」
姜塵仔細算了一遍,還真找到了不少主神種子。他先前煉製的神器,每一個都是天生的神明,皆是有希望成為主神。
也就是混沌神殿與無量缽盂差了些,只是道尊層次的寶物。似寒淵與八部浮屠,都是準聖層次的法寶,想要成為主神,只是臨門一腳的事。
「這麼多神明,還真是會給我找事!」
姜塵有些無奈,早知道建立神道這麼麻煩,他就把這些事全部交給蒼處理了。
他先前派出無數分身,行遍九州各地,冊封的神明加起來,足有上萬個之多。
可惜,這些神明裡面最強的,實力也不過堪比天仙,距離成為金仙,依舊極為的遙遠。
也就是說,他忙活了大半天,一個天神也沒有冊封出來。
現在神道體系的天神,基本都集中在蒼山,要麼是蒼的屬神,要麼就是上清宮的弟子轉修而來。
想要湊齊神道圓滿所需的神明,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希望這次洛陽之行,能夠幫到我。」望著前方的洛陽,姜塵的心裡突然想到了快速壯大神道的辦法。
他把主意打到了儒道的身上!
現在是東漢時節,儒道還沒有墮落,儒者之心還沒有腐朽。現在的儒者,君子六藝還沒有放下,各個能文能武。
仁義禮智信,五德仍舊在心裡。
儒者肯定是讀書人,但讀書人未必是儒者,不通六藝,不能騎馬揮劍,不通算數,不通刑名,算什麼儒者?
從某種條件上來說,真正的儒者,是最適合成為神明的人了。
因為儒者想要施展心中的抱負,就要去當官,治理一地。若成,百姓安居樂業,則必有功德加身。
還有,儒者無法長生,縱然成為一代大儒,一身實力堪比先天道尊,最多也不過三五百年的壽命。
有品德,有功德,還無法長壽,這不就是最好的神道人選嗎?
活著為官造福一方,讓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死後成神,依舊可以庇護百姓,保佑他們風調雨順,歲歲平安。
而且,因為生前有修為在的緣故。儒者在轉修神道之後,頃刻之間就能擁有強大的力量,登上至高的神位。
如那堪比先天道尊的大儒,要是死後轉修神道的話,直接就是神尊,境界與先天道尊對應。
當今天下,儒道雖無實力堪比準聖的半聖,以及實力堪比大神通者的亞聖
,但大儒還是挺多的,明面上就有十幾個,暗地裡就更不知道隱藏了多少。
這些人要是全部轉修成神道,那神道立即就能多出數十尊神尊來。
大儒都有十幾位,大儒之下的鴻儒名士,就更多了,隨便湊湊就能湊出來上百個,這些人若是轉修神道,那就是神君起步。
「先前看看,若是可以,就讓神道與儒道合併,生前為儒,死後成神。」
「要是效果好,今後我一統九州,統御天下之時,也可將神道與官道繫結。凡能臣良將,死後皆可成神,以人道皇庭壯大神道。」
心裡想著神到未來的前景,姜塵又忍不住看了九州一眼。
在他的眼中,那凡人無法看到的地方,出現了一張模糊的金網,籠罩著整片九州天地。
目光穿越金網,繼續向後看去,隱隱約約之間,可以看到一方浩瀚的世界,日月星辰,山川大地,應有盡有。
若有大神通者看到這片世界,一定會驚撥出聲。因為,這方世界與太古洪荒天地,簡直一模一樣。
洪荒神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