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一 大商寶庫(第3/3頁)
章節報錯
而樹下的那群石像,這是大商最後的底蘊,同時也是太古武道最後的輝煌。那一尊尊石像,皆是大成的太古武者隕落後,其武道意志所化。
何為大成的太古武者?就是戰力堪比先天道尊,卻無法長生,只能活萬年的太古武者。
他們生前為人族而戰,死後則是留下武道意志,繼續守護人族。倘若人族出現危險,這些武道意志就會復甦,並爆發出堪比他們生前的力量。
雖然,這種戰力只是一時的,無法長久,可就是如此,依舊能極大的震懾其餘勢力,讓各大勢力都為之驚懼。
成千上萬道武道意志一同爆發,那就相當於成千上萬尊先天道尊,哪怕只能持續一個時辰,那也足以殺得天崩地裂,洪荒血流成河了。
「這才是大商真正的底蘊啊,當年武周伐商,紂王自知天命已失,根本沒有動用商朝的底蘊,而是藉助玄門的力量,進行最後一搏。」
「倘若他動用了商朝真正的底蘊,那區區周朝,又怎麼可能滅得了商朝?別說是加上闡教了,就是加上人教與佛門,那也不夠大商打得。」
「不出一天,在聖人不出手的情況下,大商就能滅了這三教。」
姜塵感概道,大商寧願自己滅亡,也不願消耗人族底蘊,這種精神真是令人感概。
或許有人說他們傻,但這些人卻沒有想過,正是因為有這種人在,人族才能昌盛至今,氣運不絕。
彼時人心未壞,把信念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不像後世,人心敗壞,道德淪喪,以惡為美……
「可惜,我現在不能離開九州,不然,我就親自前往無盡虛空,去搜尋大商寶庫的下落了。」
此時九州動盪,姜塵不便離開,倒是不好尋找大商寶庫,只能等它自己朝九州靠攏了。
不過也無所謂,這段時間用不了多久,短則三四年,長則三四十年,大商寶庫就會歸來。
「不得不說,東漢的藏書還是非常可觀的。縱然天下的世家全部加起來,也不見得有皇宮的藏書多。」
收起天命玄鳥旗,姜塵看向了周圍的聖人典籍。東漢先是繼承了西漢的藏書,其後歷朝歷代的皇帝,也都在收集書籍,這也就導致了,天下之書齊聚洛陽。
書可是好東西,知識是無價的,人族想要發展,就離不開這些書籍。
要是姜塵沒有記錯的話,按照正常的時間發展,東漢皇宮裡的藏書,除了部分被蔡邕等人帶走外,餘者大部分都被毀於董卓遷都的路上,或者是被那一把大火燒的乾乾淨淨。
「唉,如此寶貴的財富,豈能毀於火海?」
姜塵心念一動,就收走了這些書籍,不止是此地,就是其餘用來藏書的大殿,裡面的書籍也都被他收走。
紙張與活字印刷術,姜家早就研究出來了。正好把這些書籍帶回去,讓他們每本都印上幾百萬份,也要普及天下。
對於姜塵而言,如何普及書籍,甚至是教人讀書識字,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為了這一天,他足足籌劃了數百年,早已做好了預案。
那遍及整個九州的悅來客棧,就是為此準備的。每一個客棧裡
面,最少都養著一個讀書人,只需姜塵一聲令下,悅來客棧立即就能變成悅來學堂,教導百姓讀書寫字。
練武也罷,修仙也好,無論幹什麼,最好都要識數與識字。
不識字,看不懂道經武學,如何能攀登至頂峰?不識數,那就是被人騙了也不知道。
……
收走了這些藏書之後,姜塵就離開了皇宮,在這繁華的洛陽城裡閒逛起來。
縱然天下大亂,可依舊沒有影響到洛陽城,此地繁華依舊,街道上行人來來往往。
姜塵並沒有立即對皇帝,以及文武百官動手,他現在在等一個人,一個對於人族而言非常特殊的人。
此人乃是黃角的老師,曾傳授黃角太平道經。沒錯,這個人就是南華仙人。
南華,知道這個名字的人或許不多,但說起他的另一個名字,那大家就耳熟能詳了。
南華,姓莊名周,正是道家亞聖莊子。
莊子,先秦諸子之一,與很多諸子一般,他也是大人物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