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 整治上清宮(第3/3頁)
章節報錯
就是因為知曉人心易變,所以,當初姜塵把冊封城皇的權力,交給了蒼。那蒼洲數十萬城皇,全是蒼選出來的。
外人只有舉薦的權力,沒有任命城皇的權力,哪怕張道陵親自舉薦的人選,若是沒能獲得蒼的認可,也是當不上城皇。
蒼是神明,性格澹漠,心中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能夠嚴格的貫徹姜塵的意志。這是好事,但也不是沒有壞處,就是不知道變通。
但就總體而言,好處總是要大過壞處的。這一點從城皇與上清宮弟子的表現上就能看出。這些年,上清宮出了不少敗類,可城皇卻鮮少出現問題。
關於如何挑選城皇,姜塵的定義是不看修為,只看人品,要從凡人中選、官員中選,而非從仙人中選。
大部分城皇,都是那些生前一心為民的官員,或是大智,或是大勇。生前為民做主,死後初心不改,自然能成為人人稱道的好城皇。
“祖神謬讚了,蒼也只是按照您的吩咐去辦而已。”
蒼語氣澹漠的回答,他只是不通人情世故,又不是真的傻,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點,那就是不知變通,太過於死板,什麼都要遵循規章制度。
但規章制度這種東西,它又不是萬能的,只是能適用大部分情況,並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是以,蒼在執行姜塵命令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出現問題過。
但總體來說,瑕不掩瑜。
“已經很好了,便是我親自來,也做不到不偏不倚。聖人之間都有意見不合的時候,何況你我?”
姜塵勉勵了蒼一番,然後終於說起了正事。
“城皇體系既然沒有問題,那接下來,我就要在九州鋪開城皇之道了。這件事你就不要管了,什麼也不要做,就在旁邊默默的看著。”
“用你的眼睛,用你的心,認真的去看,去體悟這萬丈紅塵,你什麼時候勘破了紅塵,你什麼時候就能成為準聖了。”
雖說張道陵是姜塵的弟子,但論及關係,蒼卻與他更為的親近,這是他一手創造的生靈,等於是他的孩子,姜塵自然對他格外的上心。
說白了,張道陵只是姜塵的記名弟子,還是礙於天命不得不收下的,關係怎麼比得上他親手創造的蒼?這關係,親父子也不過如此。
除了蒼之外,另一個讓姜塵上心的人,就是阿彌陀佛了。他與蒼一樣,有也是姜塵一手創造的生靈。
蒼是未來的神道之主,而阿彌陀佛,這是天生的萬佛之祖,他一出世,就盯著佛道之主的光環。
“九州亂象已生,祖神於此刻在九州鋪開城皇體系,是為了庇護城中的百姓嗎?”
蒼想了想,突然開口問道。
“蒼,你能這麼想,我很欣慰,說明你已經開始思考了,這就是進步。”
看蒼開始思考了,姜塵顯得很欣慰,露出老父親般的笑容。
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個機器人,按照固定的程式辦事。沒有喜怒哀樂,就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誇完蒼,姜塵繼續說道,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說出:“你說的對,但只是一部分,並非是全部。城皇體系最大的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為了減輕幽冥界的負擔,一城城皇負責一地生靈,由他們賞罰鬼魂的善惡,幽冥界的辦事效率無疑可以提升不少。”
“第二個方面,則是善惡有報,城皇的存在,可以讓世人知曉舉頭三尺有神明,故而心存顧忌,行事不敢囂張,縱然不為善,也不敢為惡。”
“如此,天下定矣。”
“第三個方面,就是你說的,保護一城百姓了。城皇之責,主要還是保護一城百姓,使其不受妖魔的侵害。”
“而當今之世,九州大亂,難免會有妖魔鬼怪趁機害人性命,亦有賊寇兵匪攻陷城池,燒殺搶掠。”
“於此時鋪開城皇之道,便可讓城皇庇護百姓,鎮壓妖魔鬼怪,警告兵匪賊寇,使其不敢侵擾百姓。”
說到這裡,姜塵微微停頓了一下,轉而看向九州的方向,在他的眼中,出現了一個個頭戴黃巾的百姓,更有道人以符水為百姓治病的場景。
這是黃巾軍,那些道人,都是黃天道的弟子,而那些被他們救助的百姓,就算現在不是,不久之後也會成為黃天道的信徒。
而黃天道的開創者,名為黃角,正是中央黃極黃角大仙的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