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三十六 俊傑何其多矣(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看到了漫天血雨,以及不止休的戰爭與殺戮。這場戰爭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會有無數生靈慘死,他們流出的鮮血,將大半個北海都被染成了紅色。
這是天地異種的復仇,以無盡的殺戮與仙氣,去回報那些曾經屠戮他們無數年的修士。
此舉無法用正義與否來形容,只能說是天道輪迴,報應不爽。昔日之因,今日之果,天地異種如此做,倒也無可厚非。
是故,姜塵雖然看到了這種未來,卻也沒有任何阻止的意思。
天地間的殺伐與爭鬥,是禁止不了的,便是天道也無法做到這點。
因此,姜塵要做的,不是去終止這些無休止的紛爭,而是讓他們的戰鬥儘量遠離凡塵,並盡最大能力的不去破壞天地。
在不破壞天地,以及傷害無辜生靈的前提下,這天地間的修士因為各種紛爭死上一批,對天地而言是有好處的,能夠減輕天地的負擔,從而促進天地更好的演變。
姜塵現在是天帝,不再是人皇了。所以他的立場,也要發生變化。
為人皇時,他要以眾生的利益為重。可為天帝時,他卻要以洪荒天地的利益為重。
姜塵今後要做的事,必然是對洪荒天地有利的。哪怕為此損害眾生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畢竟,眾生因天地而存,而非天地因眾生而存。沒有了眾生,天地依然存在,可以繼續演變。但要是沒了天地,那眾生也會跟著消亡。
兩者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更別說,還是那句話,修士從修煉的那一刻起,便有了原罪。死亡是他們應該的,活下來才是僥倖。
在沒有損害天地的情況下,讓這些本就該死的人死上一批,姜塵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有生有死,才是輪迴。倘若只有生,沒有死,那長此以往下去,洪荒天地必定難堪重負,從而走向衰敗。”
身為輪迴之道的化身,姜塵對輪迴的理解很深,知曉天地輪迴的重要性,為其必不可少的一環。
有生有死,才是長久之道。可只有生沒有死的話,消耗的卻是天地的潛力。
除非洪荒真的晉升為永恆天地了,有著無窮無盡的潛力,不然,這樣消耗下去,早晚落得腐朽的下場。
天地量劫成型的原理,也是如此。每當天地難堪重負之時,就會衍生出相應的劫數,以此清理一批修士,促進自身輪迴。
“不成永恆,便要受制於輪迴,在那無窮無盡的劫數中掙扎,不得超出。”
俯瞰洪荒天地,姜塵的心境在拔高。
恍惚間,他對輪迴之道又有了新的見解,再次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然後,他那因變強而產生的傲氣,便在瞬間消失的一乾二淨。
未成大道,連盤古大神都不敢自稱為強者,更何況他?不過造化境的他,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萬不能生出傲氣。
半響,姜塵回過神來,再次看向洪荒天地。而這次,映入他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皇城。
姜塵凝神,認真的看向了這座皇城。他從這座皇城中,看到了神道的影子,但他卻不是以神道為主,而是以太古武道為主。
這是太古武者們,窮盡自身智慧打造的一座神城,其中蘊含了太古武道所有的精華,以及他們超脫生死,踏足大羅之境的希望。
“輪迴之法,不滅皇庭!”
沉默許久,姜塵方才充滿驚歎的說道。
太古武者很強,這是公認的。但他們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壽命不長,最多不過萬年,就會壽終正寢。
後來,經過姜塵與人祖女媧羲皇等人的改良,雖然傳下了好幾種延壽之法,大大延長了太古武者的壽命。
但這仍不夠!
太乙突破大羅的這道關卡,只是靠時間堆是沒用的,必須得靠機緣。機緣到了,百年就能突破。機緣不到,就是百萬年也無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