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氣聲中,姜塵來到了大漢皇宮,旁若無人的走了進去。

而皇宮內外的侍衛,看到姜塵走來,竟是沒有任何的反應,就好似沒有看到他一般。

確實看不到,以姜塵現在的修為,他若不想讓人看到自己,就是遠古大羅當面,也是難以發覺他的蹤跡。

至於皇宮之上的大漢國運?衰弱至此,已無進取之力,唯剩反擊之能。只要姜塵沒有露出敵意,大漢國運也發現不了他。

很快,姜塵就走到了大漢權力的中心,但這這裡處理政務的,卻不是大漢的皇帝,而是一個不含劉家血脈之人。

王莽!

當此之時,正是王莽篡漢之際,大漢都快亡了,這天下的主人,已經不姓劉了,而是姓王。

只是,姜塵盯著王莽看了半天,忍不住搖了搖頭。此人頭頂,絲絲縷縷的死氣顯化,顯然是命不久矣。

這也正常,劉家雖然敗落了,但人家在天上有人,王莽不過是偶然得了一些機緣,如何能是劉家的對手?

不久之後,天上的赤帝就會出手,已經衰敗的劉家因而再次復興,重新成為天下的主人。

“可憐人吶!”

嘆了口氣,姜塵離開了這裡。

說來王莽與姜塵也是有緣,所以,姜塵才會趕來此地特意看他一眼。

年幼時,姜塵無聊之餘,曾將前世的一些見聞寫下,裡面的內容涉獵極廣,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無所不包。

然而,用處不大。

因為對這些知識,姜塵也只是知曉個皮毛,深入的,他也沒有研究。

寫完這些見聞之後,姜塵就沉迷於修煉之中無法自拔,漸漸的,也就忘了這件事。

但不知怎的,他用來記載這些見聞的綢緞,竟是從姜家流傳了出去。百年內,這些見聞幾經輾轉,意外的被王莽所得。

這王莽也是天才,從這些見聞之中有所領悟,成就了今日這番功業。

姜塵就是感知到這個情況,才來此一觀。但也只是來此一觀罷了,他什麼也做不了,什麼也改變不了。

他不幫王莽,或許王莽還有一線生機。但他若幫王莽,那王莽就必死無疑了。

姜塵也不是沒有敵人的,仙道內部,就有不少人恨他入骨。更別說,三界之內,不少與人族敵對的勢力,更是恨不得他早些隕落。

這些勢力,明面上不敢對姜塵下手,但卻可以在暗中剪除他的羽翼。若姜塵表露出支援王莽的意思,那天知道會有多少勢力,暗中對其下手。

更別說,姜塵和王莽也不熟,為何要幫他?這個世界上,最虧本的買賣,就是扶持別人當皇帝。

自己當不好嗎?非要扶持別人。

豈不聞,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

出了南瞻部洲,姜塵一路向東,很快就過了東海,來到了東勝神州。

耽擱了這麼多年,剩下的那些金烏屍骸,也該取走了。

反正以姜塵如今的底蘊,就算遇見了先天道尊,打不過也能跑。收取幾個道君級別的金烏屍骸,那真是太容易了。

以前,姜塵想要尋找九陽泉的下落,還需一點一點的去查閱資料。可如今,就無需那麼麻煩了。

就看到,姜塵從道鑑之中取出一根通體金黃的翎羽。這是他用道鑑複製出來的金烏翎羽,蘊含著小金烏的氣息。

手持金烏翎羽,姜塵默默施展先天八卦,開始推算起來。

姜塵都已經是先天道君了,找東西自然無需四處打聽了,他直接算就是了,簡單而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