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這個機會,姜塵雙手結印,施展出一個個有關於太陽之道的無上神通,朝那些火鴉殺去。

姜塵的神通,有帝俊的,有太一的,也有地皇的。

這三位,都是屹立在太陽之道頂端的人物,他們傳下的神通,對於一切陽屬性與火屬性的力量,都有強大的壓制力。

且這三者,對太陽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地皇的太陽之道,是光,舉手投足之間,皆有無量光明浮現,有照耀諸天寰宇、無量時空之意,也有為眾生帶來光明與希望之意。

這與地皇的經歷有關。

三皇之中,地皇的名聲最為不顯,但卻是最受萬族愛戴的一個。

遠古初期,洪荒大地之上,有兇獸肆虐,魔門亂世,更有萬族對人族虎視眈眈。

後人族有太昊伏羲氏崛起,先是一統人族,繼而橫掃萬族,被各族奉為萬族之主,有號令洪荒大地之威。

接下來,太昊氏整合萬族之力,將盤踞在洪荒大地上的兇獸,或是擊殺、或是流放。之後,又將霍亂天下的魔門餘孽一一尋出,盡數驅除出洪荒。

至此,洪荒終得太平。

而人族也在太昊帝的帶領下,確定了萬族之首的地位。

然,太昊在位期間,雖還了洪荒大地一個太平,但連年征戰之下,大地已是滿目瘡痍。

煞氣、怨氣、汙穢之氣,劫氣,惡氣……充斥在天地之間,使得天地環境愈發惡劣了,漸漸的,不適合萬族生存。

是地皇神農氏崛起,行遍洪荒每一個角落,梳理地脈,調節六氣,順應四時……使得地脈之力連成一個整體,自發迴圈起來,一點點的化去了天地間的煞氣,濁氣等汙穢之氣。

如此,洪荒大地頓時為之一清,天地漸漸復甦,萬族得以修生養息。

地皇統治期間,人族並未向外征戰,只是在修生養息。所以,地皇並無開疆擴土之功,但那時,卻是人族威嚴最為鼎盛的時代。

萬族感念地皇之功,無一族敢對人族出手,更無一族敢不尊地皇之令。

人皇不殺,有服人之勢。

地皇一生,把這句話展現的淋漓盡致。他不動一兵一卒,就收服了萬族之心,使得萬族不興刀兵,不動兵戈。

地皇統治洪荒期間,應該算是洪荒最為平和的一段日子了。

萬族和平共處,就算有所不睦,發生衝突,也不是刀兵相向,而是前往人族祖地,請地皇裁決。

那時候,地皇,就是洪荒的天,威信無雙,萬族共尊。

地皇之女溺於東海,龍族縱橫洪荒多年,為何會害怕、服軟,就是因為,與地皇為敵,就是與萬族為敵。

殺向東海的,可不止是人族。

地皇統治人族數百萬載,不興刀兵、不動兵戈、不向外征戰,只是在修生養息,因此為人族積累了龐大的底蘊,更是一舉奠定了人族天地主角的地位。

地皇統治末年,人族的實力,已經遠超萬族了。

為何人皇成道期間,人族會爆發內亂,就是因為,在地皇的統治下,人族各部的實力,都得到了十足的提升。

萬族,已不是人族的對手,外無壓力,內部才會生亂。

地皇之功,在於承上啟下,沒有他的積累,就沒有後來人皇時代的盛世。

在那個時代,地皇就是眾生心中的光。而地皇的道,就是光,生於黑暗,他誓要成為光,成為太陽,還照亮黑暗,給世人帶來光明。

照破黑暗,帶來光明,就是地皇的太陽之道。

……

而帝俊的太陽之道又有所不同,他的太陽之道,就是視自己為太陽,至大至陽,高高在上,無極無量,有毀天滅地之能。

至於太一的太陽之道,則是金烏之道,金烏者,一身、雙翅、三足,象徵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故而太一的太陽之道,就是太陽造化的一面,可生育萬物,也可覆滅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