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標題娘沒了(作者心態崩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至少在他們研究所裡面是分別有兩個實驗室在研究這個的,而現在他們兩個實驗室都在進行這方面的相關測試。
這一臺光刻機並不是完全重新生產的,而是江棲野昨天在葉聲華實驗室看到的那一臺,他們設計生產出來的實驗性質的光刻機更換部分關鍵零部件,以及按照江棲野給出的資料修改了操控系統而改造來的。
包括至於光源的設定,鏡頭的處理,都是整個實驗室熬夜做出來的。
本次次試生產,也並不是為了測試光刻機的生產效能,而是為了檢驗江棲野資料帶來的資料裡的技術是否具有可行性。
葉聲華帶領著團隊不斷的在記錄著詳細的資料,並不斷的調整著裝置的執行情況。
另一邊專門晶片設計的531號實驗室的負責人彭賀,此時也正帶著他們實驗室研究人員取下加工完畢後的晶片進行著檢測。
這次生產的7奈米晶片是他們實驗室設計的7奈米基礎晶片,效能方面完全比不上市面上任何一款在售的晶片。
這晶片更多的是一種實驗性質的研究成果,用於配合葉聲華實驗室光刻機的試生產。
他們實驗室對於晶片的研究程度其實遠超常人的想象,雖然他們目前研究的都是基礎晶片,但是同樣代表著他們實驗室具有獨立設計3奈米晶片的實力。
哪怕這個晶片還只是存在於他們實驗室封存的資料當中。
雖然國內因為沒有光刻機的緣故,導致國內矽基晶片上至少落後國際一流水平數十多年,但是因為國家在這方面幾乎稱得上不計回報的投入,在晶片設計方面還是有不少成果的。
比如說華科院另闢蹊徑研製的炭基晶片,雖然目前因為使用壽命和一些技術上的原因,暫時沒辦法進行生產,但是這也是一種繞過光刻機的新型晶片。
半個小時之後,整個光刻機設計小組立刻開始根據第一臺光刻機工作反饋出來的這些問題,重新調整自己光刻機的技術生產資料,並開始計劃開始小批次生產一些光刻機,進行大量晶片的試生產。
雖然他們已經從江棲野的手中拿到了完整的資料,但是這種大型的新型裝置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要在實際生產的過程中發現。
畢竟哪怕是有了再完美的技術,也需要硬體裝置上的配合。
實際上,此時關注著科研所的不僅僅只是江棲野和黃所長他們,還包括了上面的一些高層,以及知道這個訊息的一些相關企業。
目前所有人都在等待下一次的測試結果,在這個領域裡被卡了太久的脖子,嘗過太多缺芯的痛苦。
所以當華威等相關企業知道這件事之後,在保密的同時,他們也都是非常期待的!
尤其是同病相憐的中心,他現在可以說是和華威最期待的兩家企業了。
現在華威他們的手機為什麼只能用自己的晶片,不就是因為人家禁售,不給他們賣了嗎?
沒有辦法只能自力更生,用自己的晶片了。
但是晶片現在目前也都是代工,就算是這樣,被卡的脖子依舊沒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