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陳剛出了翰林院,就被人叫住,他駐足停下,等來喜上前。

來喜見他因為生氣而有些脹紅的臉,心想這可真是難得一見,不過餘大人倒是守信,既然答應了公主, 便能夠做好,無論如何都不會出賣公主,這樣的人不能為公主所信任,實在可惜。

兩人一前一後走到隱蔽處,餘陳將袖口裡的文章交給了來喜, 此刻他的心情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還面對來喜,總是會想起他與顧知晥一起去找南黎之事,自然也沒辦法笑臉對待,見來喜收走了文章,正要準備離開,卻聽他說:“餘大人日後若是在翰林院有什麼麻煩,大可以找林總編修替你主持公道。”

餘陳這才回身問:“方才是你幫我找林編修的?”

來喜不可置否,餘陳本想說一句‘多此一舉’,但轉念一想,又問:“難不成公主與林編修頗有淵源?”

來喜搖搖頭,“這倒不是,林編修與公主也沒有見過面,但是公主曾經交代過奴才,若是餘大人在翰林院有麻煩,讓奴才可以私下找林編修前來,說是林編修為人剛正不阿,喜好人才,一定會秉公主持。”

餘陳聽罷,心裡對顧知晥的好奇有深了一層,玉真公主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人在後宮深處,為何會知道宮中官員的性格?難道真是太子告知與她?

可是想了那麼多也沒用,餘陳也要不到答案,況且他也需要隨大軍一起南下,幫顧知晥寫文已經花了他大半天的時間,如今得抓緊整理行囊,便與來喜點頭示意後離開了。

來喜將文章拿回給顧知晥看過後,顧知晥滿意的叫他安排到宮外,找幾個說書的先生,給了他們銀兩,務必讓他們在今日之內將此內容背熟傳播。

等到第二日午時,顧知行率領的賑災大軍準備出發的時候,朔京城裡已是將餘陳縮所寫的出師文傳了個遍。

顧知晥隨著穆皇后跟在人群中,望著騎著棗紅色高頭大馬的顧知行,心裡頭不知道為何會有隱隱不安。此次南下賑災,出發的實在太匆忙,戶部甚至還未能夠安排好糧食以及補給,只能由顧知行帶領先行軍,輕裝帶著第一批的救濟物資先行出發,而國庫裡的糧食需要等戶部清點完畢後才能走。

隨著顧知行一同南下的除了東宮的幾名年輕人以後,還有就是翰林院的幾人,戶部與兵部派了兩人跟隨,西山大營派了前鋒軍隨隊。

神武門大開,南下的隊伍都在竊竊私語今日朔京城中最熱門的話題,不知道是誰寫了文章歌頌太子此番的出行,讓民眾對皇家的好感達到了頂峰,再得知顧知行午時後即將出發,城中民眾紛紛擁到朱雀大街上,等待著顧知行的出現。

慶豐帝喚穆皇后與顧知晥同他一道登上神武門高臺,望著底下的人群,攜著妻子的手說:“知行此去,是為了朕分憂啊。”

穆皇后雖然也是擔心,但聽到丈夫這麼說還是輕拍他的手安慰道:“皇上不用太過擔心,知行已經長大了,這也是他需要面對的。百姓都在受苦,他作為天下之子,怎能置之不理?”

話雖是如此,但夫妻二人還是不約而同的朝著顧知行投去擔憂的眼神,畢竟徽州府的災情如此嚴重,似乎已有流寇作亂,顧知行此番前去賑災,最重要的還是要維護好當地的情況,不能讓有心之亂趁亂做亂。

“不過不知是誰在仕子之間傳播,似乎是有人寫了文章,知行這次南下,似乎給他帶來了不少威望,這對他來說也是好事,至少在軍中,更看重主將的名聲。原本朕以為,知行想要徹底掌握西山大營,恐怕還需要好長一段時間,畢竟軍中人事混雜,朕當年用了這麼多時間,也不能將那些深紮在底的那些給連根拔起,……希望朕沒做到的,知行能夠做到。”慶豐帝眯起了眼睛,望向跟在顧知行身後的軍隊,意有所指。

許是記起還有女兒在身邊,慶豐帝不再繼續方才對話題,對著顧知晥說:“綰綰,你哥哥馬上就要出發了,你還有什麼話要和他說的嗎?”

顧知晥搖搖頭,她相信顧知行身邊的人已經將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妥當,對於這些,她也幫不上什麼忙,臨近出行,顧知行也十分忙碌,她一個女孩子,不好出現在隊伍中。

前世裡,代替顧知行出行的是皇甫澤,她人在深宮中,只能從春蟬四處打聽回來的訊息中得知些許資訊,隱約記得皇甫最終是完成了賑災的任務,但卻是用了其他的方式,自己在民間是賺了個好名聲,讓民眾認為這位年輕的探花郎十分為民著想,賑災的糧食不夠了,自己省下了窩窩頭,留給路邊的小孩吃,比起皇家龜縮在奢靡溫暖的皇城裡,真正為民著想的還是這些臣子,皇甫澤的‘為民著想’反而襯托了皇室的冷血。

顧知晥冷冷在人群中看了一圈,皇甫澤夫子官階不夠,此次更是沒有被列在隊伍人群中,自然沒有資格出現在這裡,想必此時的他們一定十分焦急,錯過了這麼好一個立名聲的機會,白白被顧知行給拿走了。

但是同時她也深感不安,她不知道前路會發生什麼,只是下意識覺得顧知行此行並不安全,他的身邊雖然帶有親兵,甚至還有蕭承靖的人跟著,但顧知晥就是覺得哪裡不對。

若是宋昭能夠在場就好了……

號角聲隨著顧知晥的思緒響起,她收回了視線,顧知行朝著高臺上的帝后示意,得到了慶豐帝的回應後,雙腳一夾馬腹,大喝一聲:“出發。”

車隊馬匹紛紛朝前走,掀起一陣塵土,街邊的群眾見顧知行出來了,爆發出一陣陣歡呼,顧知行笑著揮手示意,甚至還有人在人群中揹著昨日才熟讀的出師文。

跟在隊伍後段的胡坤傑伸手捅了捅一旁的同僚,說:“這篇出師文你聽過了嗎?”

眾人紛紛點頭:“寫的真好,我瞧著文章都能激起心中的血氣,咱們這趟真是太幸運了,竟然能夠被太子殿下選中一同前往。”

胡坤傑發現了走在最後的餘陳一直不出聲,繞到他身旁問:“餘兄看過文章了嗎?”

餘陳勉強笑笑搖頭,胡坤傑從胸口掏出一份拓印的文章遞過去:“餘兄的文章寫的也好,可以看看,我覺得這人的風格與餘兄挺像的,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寫的,若有機會能夠見上一見,結識他,便可以向他請教了。”

“是嗎?”餘陳不知道該怎麼和胡坤傑說,胡亂應對著。

這態度在其他人看來十分高傲,紛紛招呼胡坤傑不要再搭理餘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