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只是大唐,華夏國也出現了來自西方的留學生。

嚴格意義說起來,他們自然不是後世的所謂的留學生。

而是一些西方的學者,自發地來到大唐,來到華夏國。

他們或者混入學堂,或者是暗中購買大唐或者華夏國的各種教科書。

還有各種能夠他們能夠購買到的科技技術資料。

對這種事情,其實即便沒有李恪發這個電報,蘇長生也是知道的。

畢竟華夏國的情報組織,也不是吃素的。

但是對這種情況,蘇長生根本不曾放在心上。

不要說,這些人根本接觸不到核心科技。

就算他們能夠接觸到一點核心科技,他們想要學透,想要將之還原實現。

至少也要十幾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

並且大唐和華夏國有著相應的配套的各種科學設施。

但是西方的那些國家並沒有。

他們光是發展這些基礎設施,所需要的就不是一朝一夕的時間。

畢竟他們之中,可沒有一個蘇長生。

它們甚至不太清楚想要發展科技,最需要解決的是什麼,他們只能一點點的試錯。

因此,蘇長生在接到李恪的電報之後,很快就給李恪回了一個電報。

電報大概內容就是,如果西方的那些學者想要學的話,那就任由他們去學好了。

當然啦,一些核心的科技自然是不可能讓他們這麼輕易去接觸到的。

他們能夠學習的,就只有那些簡單的基礎科技。

或許西方會有一些天才學者,他們學習的速度可能或許會很快。

但是這對於蘇長生來說,也並不是什麼太了不起的事情,甚至有可能是好事。

如果真的出現天才的話,那麼,大可以繼續教導,給他們更高的科技又如何呢?

等他們真正學成之後,他們就會絕望地發現。

他們回到他們自己的國家之後,他們學習的科技,完全派不上用場。

他們學會了屠龍之技,但是他們國家根本就沒有龍。

而他們想要將他們學到的知識發揚光大,讓他們研究的課題繼續深入的研究的話。

那麼唯有在大唐,甚至唯有在華夏國才能做到這一點。

他們研究的越是高深,就會越加的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