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生不由說道:“陛下,自古以來,改革哪裡有不死人的呢?你看以前商鞅變法就死了多少人?變革,自古如此。”

聽到這裡,李世民不由嘆息一聲,然後說道:

“這變革自然是極好的,朕相信大唐經過變革之後一定會變的更加強大。”

“但是朕老了,精神不濟,這種事情還是交給太子。以後去做吧。”

聽到這裡,蘇長生不由微微搖頭。

李世民真的是老了,一聽到變革這麼難,要殺那麼多的人,他就不願意再去做了。

一方面,他安於享樂,畏懼困難。

另一方面,大概是顧忌自己的名聲,不願意高舉屠刀,殺得人頭滾滾。

不過,對大唐來說,這種變革其實並非是決定大唐興衰的關鍵點。

大唐亡國的真正原因,其實源於節度使制度。

國恆以弱滅,獨唐以強亡。

大唐為了邊境安寧,而給予邊境的武將以太高的權利。

節度使制度由此誕生,給予邊境的武將以軍權、政權、經濟大權。

可以說所有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

這些節度使儼然就是地方的土皇帝。

而最終,這些節度使果然不聽朝廷調遣,尾大不甩。

最終大唐帝國的滅亡也正是因為節度使制度。

所以蘇長生將來要提醒太子的,大概是要對邊境的武將權力加以限制。

至於變革,到時候再看。

其實如果大唐真的要變革的話,蘇長生更希望李世民可以去做。

因為李世民去做的話,現在就可以做到。

而如果太子要做的話,要等他登基之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才能去做這種事情,將會耽誤許多時間。

但是現在李世民不願意去做,蘇長生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最近幾天,蘇長生髮現,長安城中正在架設電線杆。

這個發現讓蘇長生有些吃驚。

按照原來預計的速度計算,長安城發電站的建設大概需要五年的時間。

而現在,才過去不到三年的時間。

難道這麼短的時間內,發電站就已經建設完成了嗎?

經過一番詢問,蘇長生髮現,發電站真的已經快要竣工了,大概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投入使用。

這讓蘇長生不得不感慨基建狂魔的強大之處。

原來基建速度,從大唐開始就已經提速了。

這次回大唐,該見的人已經見了,該做的事情也都做了,本來蘇長生是準備返回創世城的。

但是現在長安城馬上就要通電。

蘇長生還是決定等長安城通電之後再返回創世城也不遲。

反正現在瑪雅人和西方的兩個國家打得如火如荼,不可開交。

雖然瑪雅並不是西方那些國家的對手。

但是因為有創世城和起點城賣給他們的武器、糧食、盔甲等各種物資。

暫時之間,他們仍然可以和西方的國家進行周旋。

黃金州那邊沒有什麼太大的事情,蘇長生可以安然在大唐度假。

這段時間,蘇長生真的是在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