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寫。

寫完這一道題目之後,阿杰魯開始看向第二道題目。

第二道題目是,如果你是主官的話,你會用什麼辦法,能夠減少治下的犯罪率?讓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

看到這個題目,阿杰魯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這道題目,倒是對了唐人的脾性。

對讀書人來說,他們最喜歡這種題目了。

這種題目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送分題啊,這也忒簡單了啊。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啊,只要採用聖人之道治理就好了。

答到這道題目的時候,他們刷刷刷,下筆如有神,文思泉湧,一發不可收拾。

而對阿杰魯來說,這道題目和第一道題目相差無幾。

他才剛讀四書五經,還沒完全學習聖人教誨。

這樣的題目,他只能從他自身來出發。

阿杰魯本身是一個奴隸,他觀察問題的角度,和其他人,是有些不同的。

他覺得,如果是他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觸犯律法的。

只要別人不欺負他,他就要謝天謝地了。

如果人人都像他這麼想,那麼還會有人觸犯律法嗎?

想到這個角度,阿杰魯就開始思考。

為什麼自己絕對不敢觸犯律法呢?

嗯,大概是因為,自己的身份,曾經十分低賤。

他當奴隸的那會,不要說觸犯律法了,他是什麼都不敢觸犯啊。

甚至他不犯錯,奴隸主都會找茬,動輒都打要罵。

他哪裡還敢做什麼出格的事情呢?

哪要怎麼才能讓人人都有自己這種心理呢?

思索了半晌,阿杰魯覺得,第一點就是有明確,嚴苛的律法。

律法必須要明確規定,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

如果觸犯了律法,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第二點就是,一旦觸犯了律法,就要讓哪些犯法的人受到懲罰,並且這些懲罰,一定要讓他們畏懼。

你看,先讓他們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果做了的話,將會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這樣一來,他們還敢觸犯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