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考試,定在半月之後,考試的內容,一共只有兩科,分為語文和數學。

現在想要考試之人,便可以到城中的報名點去報名,只需要會寫自己的名字便可以。

這一次考試的內容,可說是十分簡陋。

只有語文和數學兩科。

但是對蘇長生來說,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目前來說,起點城和創世城,教育才剛剛普及。

學生才上了一年多的課程,他倒是想要考的更難一些。

但是不要說哪些瑪雅人了,即便是唐人,怕是也沒多少人能夠脫穎而出。

而目前,只是起點城和創世城這兩座城,就有很大的官員缺口。

更不要說百廢待興的閱文城了。

這些缺少的官員,蘇長生其實還是可以直接從唐人之中選拔的。

但是蘇長生並不準備這麼做。

這樣的選拔制度,十分畸形,不利於以後的發展。

採取考試取士的方式,才是最公平公正的辦法。

而目前考生的基礎還是太差了,蘇長生也只能將考試簡單化了。

考試的考題,是蘇長生自己出題的。

現在,也唯有蘇長生自己,才最明白他想建設一個怎麼樣的城池。

以後會採取怎麼樣的一種發展方式。

至於考題,蘇長生也只能自己來出題了。

如果讓武詡他們出題的話,蘇長生相信,他們一定會出許多四書五經的考題。

在大唐,科舉考試已經進行過許多年了。

考試就考四書五經的經驗,已經讓他們思想固化了。

而真的要考四書五經的話,蘇長生相信,一定考不出幾個人來。

而以後的考試,可能難度會加大。

但是蘇長生決定,以後的考試,儘可能的減少四書五經的內容。

並不是說四書五經沒有絲毫的可取之處。

四書五經,可說是儒家的瑰寶,是需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

但是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考試的內容,也要與時俱進才行。

蘇長生出的題目,語文方面,出的幾道題目,都是策論題。

如果放到後世的話,哪就是作文題。

這些題目,分為如何發展經濟,如何管理治安,如何發展農業。

蘇長生想要考察的,是考生管理方面的能力和思維。

這些題目,並沒有標準答案,是十分開放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