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拖拉機一天大概能耕二百畝地,這個效率,其實要比後世一般的耕地機效率都要高的多。

因為後世講究精細化播種,耕地機翻的都比較深的,並且因為還有撒話費等操作,一般都是要耕兩遍的。

後世的耕地機,一天大概耕不了一百畝。

但是在這個時代,並不需要精細化耕種。

精細化耕種,需要有足夠的化肥、氮肥等肥料,還需要打農藥。

在這個時代,這些是統統沒有的。

這個時代基本上都是粗放式耕種,因此也不需要耕地太深,更不需要二次耕種。

而蘇長生弄的排犁又很寬,一天耕二百畝地綽綽有餘。

二百臺拖拉機,一天就是四萬畝地。

一個月下來,一百二十萬畝地。

而現在他們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即便不能將全部的荒地都耕種一遍,也相差無幾。

……

這一日,二百臺拖拉機耕了四萬畝官地。

到了第二日,就開始為百姓耕地。

有錢的百姓,當場就給了錢。

哪些沒錢的,只需要拿著戶籍證明寫一個欠條就可以了。

從第二日開始,整個益州,都開始忙碌起來。

當然了,以往的忙碌,都是忙著用耕牛耕地。

而現在,則是忙著排隊耕地。

當然了,現在耕地,完全是按照順序排過去的。

也不用百姓去排,只需要耕到他們地頭的時候人在就好了。

當然,也有不需要耕種的,只需要提前說明便可。

而接下來的時間,蘇長生的重點就沒有放在耕地上了。

耕地的事情,直接交給李恪,讓李恪找人安排下去就好了。

接下來,蘇長生準備在益州成立一家工廠,專門用來織布和染布。

在武城村,已經成立了絲綢廠。

但是他們做的,只是絲綢方面的生意。

並且,似乎世家那邊,今年還在鬧么蛾子。

當時蘇長生和哪些蠶農簽訂了協議,承諾以不低於市場的價格收購蠶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