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為,現在的各個商業市場,他們佔據的份額,縮水的厲害,他們已經沒有翻雲覆雨的能力了。

五姓七望受到打壓,最大的資本,最大的壟斷人正在黯淡。

這也讓整個大唐的商業氛圍開始變得火熱起來。

這裡面,蘇長生自然居功至偉。

而第二點,就是因為隨著農業部的興起,大唐的農業收入越來越高。

大多數百姓都能吃上飯了。

而最近幾年,大唐的糧食收入,不但能夠自給自足,並且還有的富裕。

並且這個富裕,正在逐年增多。

而隨著新型農作物的流入,勢必會加劇糧食的剩餘。

這對大唐來說,是一件好事兒,糧食富足,足以保證所有百姓,都能吃得飽飯。

但是這同樣也是一件壞事兒,因為穀賤傷農。

糧食降價,將會大大打消百姓種地的積極性。

對農業生產,其實有著很大的壞處。

而蘇長生給李世民的提議就是,在暗中提高商人的地位。

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

有了商人,並且給予商人一定的保護,讓商業繁榮起來,才能讓整個社會跟著富裕起來。

而李世民對蘇長生的提議,欣然接納。

更難的是的,此時聚集在李世民身邊的大臣們,都具有一定的才幹。

他們對商業雖然有牴觸,但是並不像是明清時期的哪些老頑固士子一般,對商業極盡打壓之能事。

因為這些原因,大唐的商業,正在逐漸興盛起來。

而長安城,乃是大唐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

因此,前來長安城經商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對經商之人來說,時間就極為重要了。

除非是自己有車,不然的話,他們一天之內,根本抵達不了長安城。

但是如果沒有貨物的情況下,他們用車去長安城,其實費用更高。

因此,許多隻捎帶少量貨物,或者是有急事去長安城的哪些行商,都喜歡坐車前往。

光是商人,數量就足以包車還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