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這一次他們還帶來了橡膠樹。

這些橡膠樹,可以放到南方去種植。

在華夏,能夠種植橡膠的地方,大概在海南、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

對這些地區,並不在蜀王李恪的勢力範圍之內。

這件事情,就借不到李恪的力了。

不過不要緊,蘇長生決定直接用金錢開道,在這些地區,大力推廣和種植橡膠。

這件事情,蘇長生準備交給馮長青去做。

自己身邊的人手,還是少了些啊。

不過,等後面的小輩成長起來就好了,人才會慢慢增多起來。

這一萬斤的橡膠,蘇長生直接送到了科研所,命他們開始研製輪胎。

從橡膠到輪胎,中間還需要有許多過程和步驟。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從橡膠到輪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在這個時代就不需要如此辛苦了。

並且蘇長生也不需要太過精緻的輪胎,只需要比較原始的,能夠上路的香蕉就足夠了。

這樣的話,只需要將橡膠硫化,然後織造出一批模具出來,應該很快就能織造出來。

並且蘇長生還不需要擔心輪胎的質量。

因為只需要捨得用料,質量不會太差的。

像後世,輪胎都有保質期,大概用個五六年就該檢查,不行的話,就該換新輪胎了。

而在這個時代,蘇長生織造出的輪胎,差不多也能用個五六年的時間。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

後世的輪胎織造工藝如此先進,才能用五六年時間。

在大唐這個時代,大概只能織造出最為簡陋的輪胎,怎麼可能能用五六年時間呢?

雙方的科舉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啊。

對這個時代來說,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事實上,這還真不是什麼不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在後世,一條輪胎通常只能使用五六年的時間,一來是因為橡膠老化的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輪胎廠製造出的輪胎,預計壽命就只有五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