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明年繼續種植新型農作物。

不過,家家戶戶都願意種植地瓜和土豆,而不願意種植花生和玉米。

這種狀況,讓蘇長生皺起眉頭。

這樣可不行啊,地瓜和土豆固然高產。

但是一旦這樣,就沒人願意種植花生和玉米了。

想了想,蘇長生直接傳下命令,明年如果想要種植地瓜和土豆的話,降價會降低到兩文五錢一斤。

而花生和玉米的價格,仍然是十文錢一斤。

這樣一來,一斤花生和玉米的價格,就是地瓜和土豆的四倍。

而地瓜和玉米的畝產量,差不多也是花生和玉米的四倍。

這樣的話,每畝地的收入,差不多都持平了。

聽到明年的價格居然開始減半,許多百姓都心生不滿。

但是他們也只是在心裡想想而已,並不敢說出口來。

其實他們何嘗不知道,這些新型農作物的價格,絕對不可能一直保持這麼高的價格的。

但是他們也沒想到降的這麼快,到明年,價格直接下降到了一半啊。

不過即便是這樣,仍然是大賺特賺的。

一畝地的地瓜,就拿兩千斤畝產量計算。

兩千斤就能賣五百錢,他們種小麥或者是水稻等等,哪裡能賣到這個價格?

因此,等明年,他們肯定是還要種地瓜和土豆的。

不過花生和玉米也可以種植一些。

畢竟這兩種價格高嘛,一畝地的收入幾乎是一樣的。

而在蘇長生的指揮之下,這些收穫回來的農作物,很快便是被儲存了起來。

李世民也將明年推廣新型農作物的任務,交給了戶部。

明年戶部會負責這件事情,而蘇長生,會全力配合戶部的推廣。

新型農作物全部儲藏完畢,西平州和青藏州那邊,也正逐漸步入正軌之中。

雖然蘇長生人不在那邊,但是那邊的訊息,卻是源源不斷的傳送過來。

蘇長生不在,卻是忙壞了蜀王李恪。

最近一段時間,蜀王李恪簡直忙的腳不沾地。

而蘇長生,則是準備在明年建立一份報紙。

發展店裡,同時大力推廣一下運輸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