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蘇先生啊哪就沒事了(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些農作物到底要如何收割,最重要的還是要如何儲存。
必須要做好儲存的培訓,將農作物全部都儲存好,保證這些農作物,到明年能夠大面積推廣種植。
而蘇長生之所以現場煮了所有的農作物給百姓們品嚐,其實也有讓他們進行宣傳的意思。
那麼多百姓都看到了新型農作物的產量到底有多高,味道有多美味。
好吧,其實等他們真正種植,吃過幾頓之後便會發現。
人生若只如初見啊。
第一次吃的時候,哪味道實在是太美味,太驚豔,太好吃了。
但是吃多了之後,嗯,其實也就那樣,都是為了填報肚子而已。
這味道,其實還是不如大魚大肉好吃。
而在這些百姓的口口相傳之下,這些農作物的產量和味道等資訊,肯定能夠飛快的傳揚開去。
會讓更多的百姓知道這些農作物,並且迫不及待的想要種植。
至少今天到場的這些百姓,一定會想方設法的來種植這些農作物的。
這樣,蘇長生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
不出蘇長生所料,新型農作物的訊息,不脛而走。
短短几天的功夫,便傳遍了整個關內道,並且以極快的速度,迅速蔓延開去。
並且還出現了極為搞笑的一幕。
歷來訊息的傳遞,往往會出現誇大的一畝。
本來一畝地一百斤的產量,可能傳著傳著能傳成一萬畝。
但是現在,這個畝產量,隨著傳播的推廣,不但沒有增長,反而有所降低。
這也是因為,畝產量兩千五六百斤這個數量,已經夠離譜的了。
就拿在現場看熱鬧的哪些百姓來說,如果不是他們親眼所見的話,他們真是打死都不敢相信。
所以,他們像外傳的時候,就沒有誇大的必要性了。
因為這個產量,他們就覺得已經夠離譜的了。
而那些聽到這個訊息的百姓,一方面半信半疑——
直到他們確定,這是蘇先生引入的農產品之後,才勉強相信下來。
蘇先生這三個字,就代表了奇蹟。
雖然兩千五六百斤的畝產量十分離譜,別人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如果和蘇先生有關的話,哪就沒事了。